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創新發展人工智能產業
合肥市政協就人工智能產業建言資政
人民政協網合肥6月25日電(記者 何融)人工智能的發展,正日益突破我們的想象力極限。人形機器人會跑會跳,自動駕駛日新月異……除了這些看起來比較科幻的應用外,自動翻譯、語音輸入、刷臉支付等其實已經來到我們身邊,每天都在更深刻地改變我們的生活。創新發展人工智能產業,不僅僅是因為這一產業已經來到“風口”,更是因為它是下一輪信息科技發展的“勝負手”,將成為決定下一輪科技競爭勝負的關鍵。
合肥市作為國家創新型城市,與上海、北京共同獲批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內最早關注、率先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先行城市,具有獨特優勢。人工智能科研能力排名全國前列,有著芯片、云計算、大數據、通信等基礎的有力支撐,在量子信息、智能語音、類腦智能等領域擁有較強核心技術。同時作為全國先進的制造業基地,人工智能應用前景廣闊,人工智能從業人數和投融資金額均位居國內城市前列。對于合肥來說,發展好人工智能產業,是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的必然選擇。
6月21日,合肥市政協召開十四屆八次常委會議。會議審議并通過了《關于加快我市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建議》,高質量的建議得到參會的市政府領導首肯,表示將認真研究采納落實,并將落實結果及時向市政協進行反饋。
為推動合肥市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制高點,根據中共合肥市委批轉的《2019年度重點民主協商活動計劃安排》,今年4月至6月上旬,合肥市政協組織部分委員、專家學者和相關部門負責人成立專題調研組,圍繞“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開展深入調研。
“我們合肥在制造業和人工智能領域都有比較明顯的優勢,但是二者融合發展的深度和廣度還有不足。”市政協委員于振中在調研中表示。作為哈工大機器人合肥基地的總經理,他在這方面感觸尤其深刻。合肥是中國先進制造業競爭力TOP10城市,同時在語音合成、語音識別、類腦智能等關鍵技術上擁有國際領先成果,但是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水平整體不高,制約了人工智能的深度應用。同時人工智能在制造業關鍵領域融合發展也缺乏代表性示范應用。
市政協委員王向陽則注意到,在合肥,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應用缺少頂層設計,結合程度也不強,同時還面臨著既懂人工智能,又了解衛生健康的復合型人才短缺的情況。而市政協委員游浩方則將目光投向了全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情況上。他通過調研發現,合肥市存在著人工智能產業方向單一、關鍵基礎設施能力欠缺、規模化應用水平不高、大數據的支撐作用尚未凸顯、尖端人才缺乏等不足。
發現問題的目的在于解決問題。通過多次協商討論,多輪思想碰撞,調研組在本次常委會上端出了干貨滿滿的“大餐”,從不同方面提出了具體建議。針對頂層設計,調研組提出要完善政策體系,通過政策引領突破數據壁壘,培育開源生態體系,利用大量、優質的細分應用場景數據實現算法迭代。同時要拓展人工智能應用示范,選擇合肥市具有產業優勢或者資源優勢的細分領域,加快人工智能的商業化進程,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及社會民生的深度融合發展。對于產業體系建設,則建議加強區域合作,依托合肥獨特優勢,在G60科創走廊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中講好合肥故事,打造“耳聰目明,心靈手巧,知行合一”的特色人工智能產業結構。此外,調研組還在建設高水平人工智能創新平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具體建議。
“人工智能是當前全球科技和產業競爭的焦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近年來,合肥市人工智能產業不斷集聚,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具備了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市政協主席韓冰表示,要繼續強化政策支持,著力培育領軍企業,不斷聚集高端人才,大力完善產業生態,推動合肥市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市政協要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優勢,聚焦黨政中心工作,持續為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獻計出力。
合肥市副市長王文松也表示,合肥市政協相關建議站位高遠、立足實際、研究深入,富有針對性和操作性,市政府將認真研究吸納。“下一步,市政府將通過健全推進機制、強化政策支持、深化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構建有機協同產業生態、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等措施,更加有力推進我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為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奠定堅實的基礎。”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產業 創新 發展 合肥市 人工智能 韓冰 王文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