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會議 會議
基層代表眼中的農村文化生活變遷:“過去往牌場跑,現在往廣場跑”
基層代表眼中的農村文化生活變遷:
“過去往牌場跑,現在往廣場跑”
本報記者;謝靚
2019-07-24期02版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從農村電影隊剛到文化站時,只有‘一塊牌子、一張桌子、一方印章、一個人’,沒場地、沒經費、沒老師、沒隊伍。”
說這話的是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獅子口鎮綜合文化站站長雷元坤,在7月23日全國政協召開的“加強農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專題協商會上,雷元坤是受邀參會的基層代表之一。
邀請一些基層代表發言是這次會議的一個亮點,農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到底咋樣,身在其中的人最有發言權。
撫今追昔,在鄉鎮文化站工作38年的雷元坤對農村文化生活的變化感慨萬千:“過去門可羅雀的文化站,現在成為了全鎮最熱鬧的地方,每天從集鎮上自發來我們文化站的群眾有幾百人。”
變化怎么發生的?雷元坤告訴大家,當地通過用好中央的好政策,積極爭取地方支持,改建后的綜合文化站,圖書室、多功能活動室等等一應俱全,所有設施免費開放。而且,為了讓農民參與進來,文化站還想方設法組建了一支30多人的業余演出隊,并幫助每個村都成立了一支30人以上的舞蹈隊。
文化生活的變化帶來了民風的變化,雷元坤說,農民“過去往牌場跑,現在往廣場跑”。這樣的變化,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龍縣文物管理所所長易奎香也感同身受。她說,“我州的三寶黎族鄉,因立足舞蹈‘阿妹戚托’而聞名,整體搬遷出大山后叫‘阿妹戚托’小鎮,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也是最完善的安置區,‘阿妹戚托’得到很好的保護和傳承。”
作為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打安鎮副鎮長、田表村黨支部書記,羊風極委員講述了他的親身經歷。羊風極剛擔任田表村黨支部書記時,村里沒有文化服務場所。他以實際行動帶領村里黨員籌集資金,建起200平方米的活動場所,又找到村里最會“調聲”(流傳于海南儋州一帶的民間歌曲)的年輕人組成調聲隊,還興建農家書屋。“村里風氣為之一變。”羊極風說。
雖然農村文化生活今非昔比,不過在大家看來,當前還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困難。雷元坤說,基層文化站人手不夠、人員老化問題突出,建議文化專業人才配備向基層傾斜,羊風極呼吁重視農村草根創作的作品和文化活動,易奎香建議從國家層面出臺針對少數民族邊遠貧困山區的相關扶持政策。
編輯:曾珂
關鍵詞:基層代表眼中的農村文化生活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