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圖說新聞 圖說新聞
夯實戰斗堡壘,打造脫貧攻堅“紅色引擎
充分發揮了黨員干部示范帶頭作用,村委主任蘭萬龍率先建設起黑木耳、赤松茸等食用菌種植示范基地
羅源村,一個普通的小山村,是湖南省級深度貧困村。在省機場管理集團工作隊駐村以來,在機場集團黨委的指導支持下,堅持黨建引領,聚焦脫貧目標,精準謀劃、精準施策、精準發力,扎實推進羅源村脫貧攻堅,確保如期保質保量穩步脫貧。2018年底,工作隊已順利幫助貧困戶20戶78人脫貧,近百名貧困人口實現穩定就業。“331+”產業規劃加快落地實施,如今,羅源村離邁向鄉村振興的目標越來越近了……
下好黨建“先手棋” 贏得脫貧攻堅“滿盤活”
黨建有活力,脫貧攻堅就有動力。羅源村以黨建引領為抓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著力打造黨組織提升發展的“紅色引擎”,扎實推進扶貧開發工作。
全面建強脫貧攻堅戰斗堡壘。工作隊把建強羅源村基層黨支部作為扶貧的重點工作來抓,在高標準完成“三會一課”等規定動作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創新開展“慶祝建黨98周年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日活動,加強黨員活動陣地建設,讓原本軟弱渙散的基層黨組織重新“活”起來了,筑牢了羅源村脫貧攻堅的堅強戰斗堡壘。
脫貧攻堅關鍵在黨,根本在人。在工作隊的悉心指導下,羅源村積極推進“黨建+”扶貧戰略,以建立一支精干過硬的黨員干部隊伍為抓手,充分發揮了黨員干部示范帶頭作用,把黨員資源用在扶貧刀刃上。村委主任蘭萬龍率先建設起黑木耳、赤松茸等食用菌種植示范基地,老黨員蘭敘喬成立凱大種養殖合作社,劉洪祥、雷小剛等一批致富帶頭人積極投入產業發展,以點帶面輻射引領貧困戶共同發展產業致富。
“守”著土地想辦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經過幾番實地考察調研,工作隊和村兩委積極組織村民參與合作社創辦,帶動貧困戶入社共同生產經營。依托黨的組織優勢和村內產業優勢,將分散經營改為集中經營,實現了組織建設、產業發展與脫貧工作同頻共振、互動雙贏,激活了羅源村產業發展的一池春水,釋放出羅源村集體經濟的規模效應。
打出精準“組合拳” 按下脫貧致富“加速鍵”
羅源村地處雞公山深處,閉塞的交通,落后的設施一直是困擾當地村民多年的“心病”。如何既根本又有效地改變羅源村的落后面貌,必須針對“心病”開出精準“藥方”。
工作隊瞄準羅源村路、水、電等需求短板,全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內人居環境。去年以來,進村主干道安全防護設施建設完成,全村9個村民小組通組道路全面完工,通往崀山風景區的旅游線路全部修通,升級改造電網改善用電用網難題,安全飲水工程、水渠修建相繼實施,一項項基礎設施建設串聯起資源與經濟的融合發展,匯入了羅源村精準脫貧的主脈絡。
實打實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省機場管理集團不僅建立“1幫1”結對幫扶機制,還在長沙機場航站樓、員工食堂內設立扶貧超市,在線上開設扶貧微店,為羅源村的優質農副產品搭建平臺,打開銷路,近期34家駐長沙機場商業單位赴羅源村現場考察,北京華卓餐飲等公司與羅源村合作社簽訂農副產品采購協議。
定好生態“主調子” 唱響產業扶貧“重頭戲”
綠塘搖滟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蘋。初夏時節,漫步在羅源村村道上,花香襲人,60多畝或粉或白的太空蓮已悄然盛開,吸引了不少村民或游客前來觀景賞花。
要把環境資源變成羅源村的最大優勢。在工作隊的幫助下,羅源村依托自然資源優勢,通過“生態+” 產業扶貧,加快實施“331+”產業規劃,將種植、養殖、生產、觀光、體驗等環節融為一體,走出了一條生態與生產相契合的互動型協調發展道路。
既要“生態美”,又要“百姓富”。在工作隊的帶領下,羅源村充分利用上萬畝楠竹林,聯系風河集團共同提質改造竹加工廠,全部建成后將帶動200多人村內就業,預計年產值將達1000多萬元;發展林下養雞,推動羅源水庫實施生態養魚,建設荷魚蛙(黃蛙)鰍共生基地……生態產業遍地開花,貧困村民全面受益。截至目前,已經發放貧困村民參加產業務工工資100多萬元,收購貧困村民楠竹、冬筍、黑木耳、大米、土雞等農副產品300多萬元。
此外,作為今年生態產業扶貧的新動作,鄉村旅游帶動模式在羅源村“大顯身手”。工作隊結合羅源村山清水秀的自然資源和鄉村振興發展形勢,積極開發鄉村生態旅游項目,成立金羅生態農業觀光園,全力打造產業扶貧和旅游扶貧新亮點。
【編輯點評:脫貧攻堅關鍵在黨,根本在人,把黨員資源用在扶貧刀刃上。】
關鍵詞:打造脫貧攻堅“紅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