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夜經濟”來了,夜生活更豐富了
新華社北京8月5日電 題:“夜經濟”來了,夜生活更豐富了
新華社記者 王立彬
“夜經濟”火了!最近一個時期,許多城市紛紛出臺政策促進“夜經濟”。從大排檔“擼串”到咖啡館“擼貓”,從宵夜加餐到健身減肥,24小時不打烊數字公共服務、深夜值守小微信貸、視頻在線電商主播、子夜穿梭外賣騎手……“夜經濟”是增長的新動力,是市場的新引擎,是中國經濟社會活力的新脈搏,更是百姓生活日益豐富的縮影。
我們的“夜經濟”,是空間性的。日光下的城市喧囂繁忙,月光下的城市各自美麗。夜幕降臨,城市脫下白日的正裝,換上不同風格的休閑服,開始展示著因放松而流露的個性。北京酒吧經濟、上海PARTY經濟、長沙K歌經濟、成都麻辣經濟。十里不同俗,南北不同風。外國人、外地人、本地人,都在豐富多彩的夜生活中直觀地感受中國之大、風俗之多、家國之和。
“夜經濟”也是時間性的。據美團、阿里等“夜經濟”大數據,全年看,雙休日、節假日以及7月、8月和12月、1月成為夜間消費高峰;全天看,19點到20點是盒馬鮮生到店消費高峰;21點后二線城市外賣餐飲增長最快;21點到22點出現網絡購物成交最高峰;23點到凌晨3點,數以萬計的人在網上“熬最晚的夜,買最貴的眼霜”;22點到23點,大理、重慶、杭州等大多數騎手仍在活躍跑單;23點到24點,貴陽、武漢、廣州等近半數騎手仍在城市穿行;0點后,深圳、廈門、佛山等地超三分之一騎手仍在活躍送單。不同城市的不同時段地段,展示著自己的風土文化個性。個性即魅力,魅力聚人氣,人氣生幸福、幸福即財富。在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時空坐標軸,“夜經濟”動力十足、魅力十足。
我們的“夜經濟”是傳統的又是現代的。“夜經濟”是商品經濟的產物。北宋就有“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耍鬧去處,通宵不絕”。經濟發展催生夜市,順應公眾需求,提升城市品味。我們有現代最紅火的“夜經濟”。這是世界第一網絡大國的不夜天:暮色四合,網商銀行小微借貸為眾多小微企業解燃眉之急;支付寶夜間服務不打烊;深夜,生活繳費、公積金、醫療健康成為查詢最多的公共服務。當代中國互聯網“白+黑”,是夜生活,也是拼生活;帶動增長,更帶動就業:美團、餓了么數據顯示,入夏,許多三四線城市夜間騎手同比增長超60%。他們使城市服務半徑不斷擴大,遠郊不再是“睡城”,外賣消費增速甚至超過中心城區。“夜經濟”催生“夜光族”,也催生“夜工族”:通過彈性作息、錯峰值守、共享經濟,深夜提供餐飲、網購等服務的外賣小哥、大廚、網店主,他們的勞動成為溫暖夜色的光。
“夜經濟”不止在舌尖上,也在足尖上、在凝望和聆聽里。越來越紅火的晚間健身房、歌舞劇院、音樂廳、曲藝演出場館以及通宵電影院、24小時書店等,不斷提升著我們“夜經濟”的文化品格。“夜經濟”、夜生活、夜文化,“三位一體”奏鳴著中國不夜天的詠嘆調。
我們的“夜經濟”是中國的又是世界的。在國際金融中心上海,一個工作日晚上8點以后,很多摩天大樓辦公室里,工作人員可能在等著與歐美同事開一場連線會議。由于全球各大金融中心地理位置不同,亞洲市場、歐洲市場、美洲市場因時差連成一個全天24小時不間斷作業全球市場。在英國倫敦,可以買上交所證券;在日本東京,可以投資上證指數;在德國法蘭克福,可以找到中國D股;在全球大多數地方可以交易“上海油”“上海金”。在全球炒股炒匯的“夜貓子”之外,還有以億人次計的短期跨境旅行者。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2018年中國公民出境旅游人數14972萬人次,入境旅游人數14120萬人次,雙雙超過1.4億人次聯結著中國與世界。地球村里,你我都是命運共同體。神州大地,萬家燈火,這是中國也是世界的“無時差”生活。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夜經濟 城市 中國 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