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故宮守夜人講述防火秘訣:要禁止一切火源進故宮
故宮守夜人:戰勤班能手繪消防作戰圖
北京天安門消防救援支隊故宮特勤中隊政治指導員蔡瑞講述防火秘訣,要做到禁止一切火源進故宮
故宮是世界現存最大的宮殿建筑群,殿宇宮室9000多間,收藏價值連城的歷史藝術珍寶達180多萬件。
如今在故宮,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日夜守護著這座文化殿堂的消防安全,他們被稱為故宮守夜人。蔡瑞是其中的一員,作為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天安門支隊故宮特勤中隊政治指導員的他,前不久被評為“人民滿意公務員”,并被應急管理部表彰。近日,記者對話蔡瑞,聽他講述故宮防火的秘訣。
制度
故宮防火有一百多項管理規定
新京報:故宮建筑都是木質結構,存放大量古籍字畫,抵御火災能力極低,歷史上故宮曾發生過一百多次火災。但是新中國成立后極少發生火災,是怎么做到的?
蔡瑞:故宮防火,在制度方面,就有一百多項管理規定。故宮1925年成立博物院,到現在90多年了,防火的管理制度一直與時俱進,設施設備也一直在更換。
新京報:歷史上,故宮有哪些防火的措施?
蔡瑞:故宮古代最主要的防火設施是護城河和太平缸(殿前擺的大水缸)。太平缸都要注滿水,并且被墊起來,冬天可以在下面燒炭,保持水缸的溫度。明清時期,太平缸用棉被包裹,防止結冰。
故宮的建筑還有一個象征性的防火結構鴟吻,就是宮殿屋頂正脊兩端的神獸。古代傳說中,這個神獸能夠吞火,還喜歡登高俯瞰,所以被認為能夠避火消防。現在來看,鴟吻一般高于建筑的其他位置,如果有雷電會先劈到鴟吻,也有一定避雷防火的功能。
在宮殿臺基上,還有很多螭首,主要是夏天排水用的,到現在還能用,每當暴雨,就會看到“千龍出水”的場面。
辦法
延續古代夏注水、冬鑿冰傳統
新京報:你們現在對故宮的消防保護,有從古代故宮的防火技術中得到啟發嗎?
蔡瑞:我們中隊保留了一些古代留下來的防火傳統,比如“夏注水、冬鑿冰,春除草、秋清葉”。為的就是不留丁點火災隱患,保證故宮絕對安全。
冬天金水河結冰后,我會帶著隊員在金水河里每隔20米就鑿開一個一米見方的冰窟窿。雖然現在的水源能夠保證滅火需求,但是我們還是延續著“冬鑿冰”的傳統,確保可以就近取水。
夏天,我會帶著人往太平缸注水,太平缸離宮殿很近,作為“第一桶水”能解決水源不足的燃眉之急。春季,我們及時清除屋頂和院內的雜草,既防火又保護古建筑,你看現在故宮房頂基本沒有草了;秋季,風干物燥,我們會及時清除院內的落葉和可燃物,一共清理好幾噸,還會將10余萬平方米的植被濕化,防止著火。
新京報:夏天是給所有的太平缸都注滿水嗎?
蔡瑞:我們只會對未開放區域的水缸注水,開放區域游客太多,太平缸很大,注滿水的話,怕有游客,尤其是孩子發生危險。
能力
保證第一時間到達指定地點
新京報:新中國成立之初,也沒有什么先進設備用來防火,你的前輩都是怎么做的?
蔡瑞:當時故宮缺少完善的防火設施,我們中隊就在城墻上設置“瞭望哨”和“火衛崗”,一年365天,不論刮風下雨、酷暑嚴寒,都在城墻上晝夜守望巡邏,既防火、又防盜。
新京報:故宮面積這么大,有宮殿八九千間,游客第一次來基本會轉暈,你們對線路熟悉嗎,是怎樣做到的?
蔡瑞:建隊之初,故宮內部環境復雜多樣,八千多個殿宇縱橫交錯,確實給滅火救援工作帶來了極大困難和挑戰。我們中隊的戰勤班被稱為“活地圖”,時至今日仍然傳承著各大宮殿“一口清”、手繪消防作戰圖的絕活。從重點部位到行車路線、從水源點位到管道口徑,甚至容易發生車道堵塞的區域都被不同線條和顏色精確標注,一筆一畫都是工工整整、所有資料都是細致入微,保證第一時間能夠到達指定地點。
新京報:你們現在每天的巡查路線是怎樣的?
蔡瑞:我們把故宮劃分成了十大保護區域,每個區域都有一個重點建筑物,比如一區域的三大殿等,我們為每個宮殿量身制作了火災撲救預案。隊員每天巡查路線不同。早上八點半開始巡視,看看有沒有雜物,還要檢查消防栓、滅火器等。
設備
故宮有五千多個火災探測器
新京報:與過去單靠人防相比,現在有哪些先進設備在守護著故宮?
蔡瑞:現在故宮有五千多個火災探測器,吸氣式火災探測器113個,還有紅外感應器,既防火又防盜。我們有一個很大的中控室,跟各個宮殿崗亭聯動,任何風吹草動都會顯示在大屏上。故宮內還有167個消火栓以及4000多個滅火器,我們會逐一定時檢查保養。
新京報:聽說你在工作中有很多創新,能詳細介紹一下嗎?
蔡瑞:我和隊員一起鉆研探索,加裝了消防“吉普車”,這個吉普車能利用移動泡沫滅火單元快速處置,而且具有防沖撞性能。我們還研發了“肘式水槍”,可對著火點實施精準射水,并且自制了“重疊式水帶推車”等裝備。
新京報:這些裝備對于保護故宮起到了什么作用?
蔡瑞:這些裝備大大縮短了水帶鋪設時間,實現了“一分鐘處置”的最佳效果。比如,我們反復開展實戰化滅火操法演練,像太和殿這種超高、超大體量的建筑,十分鐘內就可以用水槍、移動水炮、云梯高噴完成立體化水幕整體全覆蓋。
責任
消防安全是故宮的命根子
新京報:我們知道火災對博物館的毀滅是災難性的。2018年9月2日,巴西國家博物館發生火災,館內約2000萬件藏品僅有10%得以幸存。今年4月15日,有800多年歷史的法國巴黎圣母院發生大火,塔尖和大部分屋頂被燒毀。故宮的游客這么多,怎樣確保防火安全?
蔡瑞:現在故宮開放70%的區域,明年將開放到80%。故宮現在每年有超1500萬的游客,高峰每天限流8萬人。這么大面積、這么多人,確實給防火帶來很大的壓力。
我們要做到禁止一切火源進故宮。目前,進入天安門廣場區域安檢,防止游客攜帶易燃可燃物品,比如打火機、火柴等。每到五一、十一等假期,我們都要派一批消防隊員去安檢口,對游客進行疏導,督促游客遵守故宮規定。
新京報:前不久,國家博物館也成立了消防站,目的是什么?
蔡瑞:國家博物館也是重要的防火區域,此前我們支隊就有一部消防車在國博24小時備勤,現在成立一個微型消防站,配備消防指戰員25名、消防車2部,對保障博物館及館藏文物安全有著重要意義。
新京報:我看到你們的榮譽掛滿整整一墻,“故宮消防衛士”的牌匾是怎么來的?
蔡瑞:“故宮消防衛士”的牌匾是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送來的。他跟我們說,“消防安全是故宮的命根子。有了你們,我們才有信心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六百年”。
你能看到,中隊取得了很多榮譽,但唯獨缺少戰功。戰功是我們最不想要的。每當新兵羨慕兄弟單位在火場受到表彰時,老兵都會嚴肅地跟他講“在故宮,盼什么都別盼著火,求什么都別求戰功”。我們寧可一輩子默默無聞、沒有立功的機會,也不會讓故宮出現任何一次火情的可能。
【人物簡介】
蔡瑞2002年12月入伍,已經從事消防工作16年。
入伍第二年,在懷柔區黃金冶煉場氰化氫氣體泄漏事故中,蔡瑞作為第一梯隊內攻人員,和戰友協調配合處置20多個小時,成功避免氰化氫氣體的大面積泄漏甚至連環爆炸。
入伍第五年,石景山衙門口槽罐車液化石油氣泄漏事故中,他帶領本班人員深入槽罐車附近,一直持續戰斗了20多個小時,采取輪胎放氣降低高度、強行堵漏、拖車轉移等措施,成功處置了此次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
2014年,他來到駐守在故宮內的消防中隊,這個中隊承擔著守護歷史文化瑰寶故宮的責任和使命,曾被公安部授予“忠誠堅守模范消防中隊”榮譽稱號。
蔡瑞來了之后要求每天四班輪流巡邏,對用火用電、消防設施進行全天候、無縫隙、不間斷巡查,年均督促整改火災隱患1300多件。同時把故宮劃分成十大保護區域,對九千多間殿宇宮室、167個消火栓以及4000多個滅火器逐一調研,為每個宮殿量身制作了火災撲救預案,反復開展實戰化滅火操法演練。
2017年5月19日,全國公安系統英模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蔡瑞代表英模作了表態發言。他先后榮立個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省級以上表彰獎勵7次。
新京報記者 李玉坤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故宮 防火 蔡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