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線傳真 一線傳真

芷江侗族自治縣:挪出窮窩天地寬

2019年09月24日 15:42 | 來源:湖南日報
分享到: 

龔衛國 馮雨 朱躍軍

具有侗族元素的新磚房,四通八達的水泥路,寬敞大氣的廣場……金秋時節,走馬芷江城鄉,統一風格的易地扶貧安置小區,讓人耳目一新,成為侗鄉一道道獨特的風景。

近年來,芷江以“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為目標,對縣內生存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等“一方山水養不起一方人”的農村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讓貧困群眾圓了安居樂業夢。

高位推進,“搬”進幸福新生活

“這房子有客廳、有廚房,還有廁所,外觀還保留了侗族風格,比我原來的小木屋強多了!”在芷江巖橋鎮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搬遷戶楊洪林指著自己的新房高興地介紹。

近年來,芷江把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作為全縣扶貧開發和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把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建設作為民心工程和展示侗民族風貌的亮點工程精心謀劃、精心組織、精準實施,堅持“四統一”原則,實現了搬遷與脫貧協調推進。

堅持高位推進。該縣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政委、縣長為指揮長、相關責任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指揮部,制定印發實施方案,定期召開指揮部例會和書記、縣長辦公會等會議、項目調度會,廣泛開展政策解釋及宣傳引導,科學規劃集鎮集中安置點建設,全力改善群眾居住生活條件。

據統計,截至2018年底,該縣全面完成“十三五”省定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全縣1073戶4104人易地搬遷貧困戶已全部入住新房。同時,根據貧困戶家庭人口狀況,按照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不超過25平方米的標準,政府出資對安置房進行簡單裝修,搬遷貧困戶可“拎包入住”。

“真心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懷。”搬遷戶朱明說,他原來住在巽公坡村,離巖橋集鎮有19公里,現在條件好了,安置區往前100米就有到縣城的公交車,出行、看病、購物都非常方便。

精準發力,“窮貌” 換上新容顏

“人挪活,樹挪死,搬出深山條件就是好,再也不用為水電路這些問題犯愁了。”今年72歲的搬遷戶肖邦橋感慨地說,自己做夢也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

“搬得出,還要穩得住。”芷江所有安置區在建筑風格、基礎設施建設上充分吸收了侗民族文化元素和傳統建筑風格,讓搬遷群眾有親切感和舒適感。

在選新址上,著眼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目標,該縣搬遷安置堅持“五靠攏”選址原則,即:選址向旅游環線靠攏、向產業發展帶靠攏、向新型園區靠攏、向縣城靠攏、向集鎮靠攏。

在建筑風格上,充分吸收青瓦、翹角、飛檐等侗民族文化元素和傳統建筑風格,按照易地扶貧搬遷住房面積要求,所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由專業建筑設計部門提供統一的施工設計圖紙,所有集中安置項目和分散自建住房均按照統一設計風格施工、建設,體現了現代氣息與侗族建筑風格的融合,做到了易地扶貧搬遷建筑要求與群眾居住使用習慣的兼顧。

芷江還十分注重完善搬遷點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集中安置小區高標準、高起點的完成公共基礎設施、綠化、亮化及公共活動場所,給搬遷戶一個溫馨的環境。該縣七里橋集中安置區增設了2760平方米的附屬設施,包括超市、幼兒園、警務室、衛生室、活動室等,并完善小區物業管理。

同時,芷江實行“保留農民身份、農村產權不變”和配套“就業、就學、就醫、社保、低保、臨時救濟”的“2+6”保障措施,對跨行政村安置的群眾給予土地流轉補助,兜住了搬遷群眾民生底線,較好地解決了貧困群眾搬遷的后顧之憂。

產業帶動,創業就業斬窮根

芷江冷水溪鄉三門坡村油茶林基地是湖南楊家將茶油股份有限公司的基地,去年開始,搬遷戶楊柳英在楊家將油茶林基地務工,務工收入近3萬余元。楊柳英依托基地務工收入得以脫貧,生活得到改善。

芷江依托旅游開發與工業園區、農業園區優勢,采取“扶貧再貸款+扶貧小額貸款”助力自主創業,開發扶貧特崗和公益性崗位補貼等形式,讓搬遷群眾享受到了居民和市民的待遇,推動搬遷群眾在縣城、鄉鎮集鎮就業。

芷民豐農牧有限公司開辟易地搬遷貧困戶就業、產業發展綠色通道,專門組織易地扶貧搬遷對象開展芷江鴨養殖培訓,在公司養殖基地為易地搬遷戶單獨建養殖大棚20多個,免費提供給易地搬遷戶使用。芷江天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新建獼猴桃基地1200畝,帶動易地搬遷縣城集中安置對象312戶實現分紅增收。

“搬遷只是方式,脫貧才是目的。”易地扶貧搬遷不僅是要讓貧困戶搬得出,還要讓貧困戶搬出后,能致富,會增收。為此,芷江產業項目重點向易地扶貧搬遷傾斜,依托芷江鴨、柑橘、水蜜桃、高山葡萄、獼猴桃等優勢規模產業,芷民豐、和翔鴨業、天晟農業等龍頭企業以及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吸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參與特色農業發展。

目前,芷江1073戶搬遷群眾中,分別有種植養殖、龍頭企業帶動、企業幫扶、扶貧特崗、低保兜底、務工等兩種以上措施保障的809戶;發展種植養殖110戶、龍頭企業幫扶80戶、務工增收453戶、縣內務工145戶、低保保障56戶、扶貧特崗保障32戶、其他保障措施8戶。搬遷群眾2018年度人均純收入9586.7元,全部如期實現脫貧摘帽。

點業融合,就近就業辟新路

走進芷江七里橋安置點的“扶貧車間”,只見40多名工人在生產線上有條不紊地忙碌著。據了解,在這里上班的都是安置區的搬遷戶。

通過政企合作,芷江引入懷化華晨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安置區建立“扶貧車間”,吸納易地扶貧搬遷戶就業。

2017年4月,建檔立卡貧困戶羅小妹從碧涌鎮汪碧山村搬入七里橋安置區,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進入扶貧車間工作。談起現在的生活,她高興地說:“在家門口扶貧車間上班有穩定收入,每天下班后還可以做家務。”

“點業融合穩得住。”芷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介紹,在安置點規劃產業,全力實施就業幫扶,鞏固易地扶貧搬遷的成果。

芷江緊扣就業脫貧,出臺各種優惠政策,積極鼓勵企業到各個安置點設置加工點,建立種植養殖基地,幫助搬遷戶就地就近就業。同時,進行“傳、幫、帶”實地培訓,幫助搬遷戶掌握種養技術。

“住得好、有活干、日子甜。”芷江貧困戶們搬出大山,搬進了幸福新生活。

關鍵詞:挪出窮窩天地寬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