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線傳真 一線傳真
荊州沖刺插花脫貧攻堅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光正 通訊員 江峽
荊州是我省主要插花貧困地區,雖無國家級、省級貧困縣,但有建檔立卡貧困村371個,貧困戶13萬多戶,貧困人口41萬多人,脫貧攻堅任務重。
截至2018年底,荊州市279個貧困村脫貧出列,10.4萬多戶貧困戶、32.8萬多人脫貧。2018年全省插花貧困地區脫貧成效考核,荊州位居第二名;公安、松滋、石首、江陵,在全省57個插花貧困縣市區脫貧成效考核中,分別列第一、第三、第四、第八名。
今年,該市派駐1595個工作隊、4109名干部進村入戶,全力沖刺脫貧攻堅,確保剩余的92個貧困村、3萬多戶8萬多人年內全部脫貧。
“四級書記”遍訪貧困戶
松滋市陳店鎮李橋村貧困戶薛妮身患尿毒癥,其父中風,家庭經濟收入微薄,家境非常困難。8月30日,荊州市委書記何光中帶著縣、鄉、村三級書記上門看望慰問薛妮一家。
何光中說:“今天四級黨組織書記上門探望,想幫助你們渡過難關。我們對于特困群眾要特別關心,不僅要落實好扶貧政策保障,還要在家庭增收上額外多想辦法。”一席話讓薛妮感動不已。
去年8月27日,何光中在荊州市脫貧攻堅工作調度會上,既向各級黨組織書記提出要求,也為自己定下目標:市委書記要遍訪全市扶貧任務重的鄉鎮,各縣市區委書記要遍訪貧困村,鄉鎮黨委書記和村黨組織書記要遍訪貧困戶。
去年該市出臺“硬十條”,要求市縣兩級精準脫貧攻堅戰指揮部人員不少于30人,工作任務重的縣市達到40人,全市共安排6.7萬名干部職工結對幫扶貧困戶。今年該市又出臺“硬八條”,要求全面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
過去人們認為,荊州歷來是魚米之鄉,雖是插花貧困地區,但脫貧攻堅任務沒有深度貧困地區那么重。近兩年全市黨員干部轉變思想,高度重視精準脫貧工作,抽得力的人打硬仗,效果立竿見影。
“六項清零”為貧困戶解憂
9月6日,顏昌倫輕輕擰開水龍頭,自來水嘩啦啦流到盆里。他一邊洗菜一邊興奮地說:“再也不用跑老遠去挑河水了。”
顏昌倫是洪湖市府場鎮太平橋村貧困戶,以前他每天挑水喝,河水水質也差。如今他家通上自來水,還安裝了飲水機,生活品質提高了。洪湖市夢源水務有限公司府場分公司經理胡貞鎬說,工作人員主動上門,給貧困戶免費安裝自來水設備。
荊州市水利和湖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排查確認存在飲水安全問題的貧困戶4224戶,今年8月底前已全部用上自來水。
這只是荊州市脫貧攻堅“六項清零”工作中的一項。今年4月,該市要求各縣市區,圍繞脫貧攻堅應納未納、飲水安全、教育資助、農村危房改造、易地搬遷、扶貧項目資金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找短板、補差距,切實做到“精準扶貧,不落一人”。
上聯“危房改造惠民生”,下聯“脫貧不忘謝黨恩”,橫批“情比海深”——這副對聯貼在荊州區彌市鎮五靈觀村貧困戶冉進煥家門口。他家原來的房屋墻體開裂、地基沉降,被鑒定為D級危房,拆除后原址重建一間50平方米的新房。“建新房政府補助了3萬元,貼對聯是為了表達感恩的心意。”他高興地說。“我們以‘六項清零’工作為抓手,解決貧困戶生活上的憂愁。”荊州市扶貧辦副主任劉勝說,不僅讓貧困戶有安全的房屋住,有干凈的水喝,還確保義務教育階段無因貧輟學現象,確保貧困戶生病及時得到醫治。
發展產業抓脫貧“牛鼻子”
白天在合作社上班,晚上在自家責任田干活,65歲的周澤全忙得不亦樂乎。她當了一輩子農民,臨到老來學會葡萄種植管理技術,被天露湖公司聘為葡萄園的技術總管。在公安縣孟家溪鎮青龍村,貧困戶周澤全的身份發生巨大變化。“近兩年農村變化太大,群眾日子越過越好了。”孟家溪鎮鎮長李洋說,2017年,公安縣開始以村組為單位,創建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勞務合作社和資本合作社,村民們普遍可以拿到“四金”:流轉土地掙租金,入股分紅得股金,參與勞務拿薪金,農閑時在外做點零工賺現金。
抓好產業扶貧就抓住了脫貧攻堅的“牛鼻子”。荊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黃君介紹,荊州提出“發展一個特色主導產業、建立一個規范化農民專業合作社、引進一個龍頭企業、設置一個產業指導員、選拔一名本土大學生、培養一批致富帶頭人、樹立一批先進典型、每個農戶至少有一個增收項目”,產業扶貧有了方向、有了抓手。“每個縣市區落實產業扶貧基金2000萬元、扶貧小額信貸風險補償金1000萬元。”黃君說,得益于政策扶持,扶貧產業由傳統種植、養殖為主,向稻漁種養、特色種植、加工業、農旅、服務業、電商等產業拓展。目前,該市特色產業帶動有勞動力貧困戶的比率達到82%,土地流轉得“租金”、勞務用工得“酬金”成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幫扶貧困戶的主要方式。
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
7月24日,荊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崔永輝以人大代表身份,參加公安縣孟家溪鎮第三代表小組“聚力脫貧攻堅、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全力督導脫貧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工作。他在座談時要求,市、縣、鄉各級黨委政府要及時發現新問題,及時解決新問題,鞏固脫貧成果,全力防止“返貧”。“對剩余貧困人口,我們加大幫扶舉措;對已脫貧戶,我們落實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防止返貧和產生新的貧困。”劉勝說,荊州各地堅決提高脫貧質量,產生了許多典型模式。
監利縣尺八鎮尚禾農業為貧困戶提供“六統一”服務,即統一供應良種、插秧、施肥、防病、技術指導、訂單收購,一家公司帶動10個合作社,服務100個村。周祠村貧困戶張其鳳把水田交給尚禾農業種植,收入歸自己得,還到尚禾農業學養豬技術,成為養豬大戶。現在她脫了貧,還有了十幾萬元積蓄。
江陵縣民華農業發展食用菌產業,發展合作社8家,帶動160多名貧困戶脫貧致富。秦市鄉孟家垸村貧困戶陳克元,前幾年發展葡萄種植脫貧,成立合作社吸納貧困戶陳經枝務工。后來陳經枝利用10萬元扶貧無息貸款,創辦食用菌合作社,不僅自己脫貧致富,還為其他貧困戶提供就業機會。
石首市久合垸鄉殘疾人彭小松2016年開始經營農產品電商,現已幫助該鄉11個村100多個貧困戶銷售價值上百萬元的各類農產品。畢家蕩村很多人種冬桃,其中一半是貧困戶。去年,彭小松幫他們銷售4萬多斤冬桃,吸引游客前來采摘。
關鍵詞:荊州沖刺插花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