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線傳真 一線傳真
東遼縣:用心編織“幸福網”
本報記者 隋二龍 趙蓓蓓
凝聚攻堅合力,打贏脫貧戰役。
連日來,記者走在東遼縣各鄉鎮,用“鏡頭”聚焦、用文字書寫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在村屯、在農家,所及之處,真切感受到百姓發生的變化。
東遼縣幅員面積2186平方公里,轄13個鄉鎮235個行政村,總人口36萬。經過2019年最新一輪動態調整,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603戶4626人,已實現脫貧1773戶3166人。貧困發生率由2016年的1.86%下降到2018年的0.57%。2017、2018連續兩個年度被省委、省政府非貧困縣脫貧攻堅成效考核為“好”的等次。
夯實主體責任
著力健全完善工作機制
加強領導,堅持高位推動。東遼縣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擺在重要議事日程,強化對脫貧攻堅工作的組織實施,定期召開縣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以及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成員工作會議,對脫貧攻堅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細化分解任務,確保責任落實。緊緊圍繞省市下達的年度貧困人口脫貧、貧困村出列目標任務,縣、鄉、村三級層層簽訂了責任書,立下了軍令狀,進一步明確目標責任。嚴格實施《鄉鎮黨委、政府和縣直包保部門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細則(試行)》,把脫貧攻堅工作納入各鄉鎮、各部門績效考核,作為干部評先選優和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加大“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推進工作落實。
強化包保覆蓋,做到真幫實扶。下發《東遼縣非貧困村包保幫扶工作實施方案》,對全縣214個非貧困村落實了包保單位,做到了包保全覆蓋。縣級包保領導和縣直包保部門細化責任分工,堅持定期深入貧困村調研指導,為包保村協調爭取各類扶貧政策,因地制宜落實產業扶貧項目。
深化產業扶貧
切實拓寬增收致富空間
推進“政府+企業+市場+貧困戶”的政企合作扶貧模式。依托厚德集團蛋品公司,2016年,縣財政出資3000萬元專項扶貧資金,金翼集團出資2000萬元,共同成立吉林眾聯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實施了覆蓋全縣所有貧困人口的年存欄720萬只蛋雞標準化養殖扶貧項目。目前,已完成了泉太鎮德智村、安恕鎮關門村、泉眼村3個百萬只蛋雞標準化基地建設。2016年以來,已向全縣貧困人口分紅1160萬元。同時,援建貧困戶危房29戶,幫助21個貧困村實現有線電視安裝全覆蓋。
推進“龍頭企業+基地+貧困戶”的龍頭企業帶動扶貧模式。2016年以來,泉太鎮老營村、安恕鎮李趟村、建安鎮營場村、平崗鎮身安村、共安村,金州鄉大度村、甲山鄉五龍村、足民鄉尚賢村等8個貧困村建設食用菌大棚101棟,通過實施黑木耳、大球蓋菇、香菇等食用菌項目,為貧困村497名貧困人口分紅55.44萬元,貧困人口年人均分紅1116元。食用菌種植扶貧項目,還為貧困村農戶提供了50多個勞動就業崗位,人均月工資1800元以上。
推進“金融資本+貧困村+貧困戶”的扶貧聯盟扶貧模式。積極與九臺農商行對接,創新實施了九臺農商行、長春國信集團、東遼縣金洲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東遼縣金州鄉雙福村和大度村共同參與的扶貧聯盟項目。東遼縣雙福農工商發展有限公司和東遼縣大度農工商發展有限公司流轉雙福村、大度村土地8708畝用以種植高效優質作物。扶貧聯盟扶貧模式的深入實施,加快推進了當地特色農業、農產品深加工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促進了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多方共贏。
注重民生保障
增強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著眼長遠,分類施策。深入實施健康扶貧計劃,落實“五提高、一降低、一增加、四減免,先診療、后付費”扶貧措施,家庭醫生簽約率實現100%,貧困人口住院醫療費用實際報銷比例提高到90%、慢病門診醫療費用實際報銷比例提高到80%,讓貧困人口看得起病。加大對貧困學生救助力度,落實雨露計劃資金60.3萬元,受益學生420人次。2016年,選送到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免費學習的9名貧困村孩子已完成學業,現正在農村基層信用聯社實習。
強化保障,應助盡助。認真落實“兩線合一、減量提標”,農村低保標準由3134元提高到3950元。全面落實“五點雙享兩救助”保障機制,為2653名適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辦理了養老保險,確保適齡貧困人口脫貧。開展了以“促進轉移就業、助力脫貧攻堅”為主題的“春風行動”,免費發放宣傳材料1.6萬份。通過就近就業及推薦介紹用工等渠道,已轉移貧困人口就業93人。
多措并舉,夯基固本。在2016—2017年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214戶基礎上,2018年完成改造586戶,全部實行政府兜底,確保了貧困戶住房安全。259戶彩鋼房已全部完成改造及轉移安置。投資1391萬元,在28個村組實施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貧困村危橋、老舊路等基礎設施建設,貧困村面貌得到全面改善和提升。
激發內生動力
持續增強脫貧致富信心決心
抓扶志,提振貧困群眾“精氣神”。通過縣電視臺《脫貧攻堅在行動》等專欄節目,定期向群眾宣傳扶貧攻堅的各項政策和脫貧致富先進典型,教育引導貧困群眾不因貧困氣餒,不因貧困退縮,不因貧困自卑,幫助貧困戶樹立脫貧信心。組建“紅色文藝輕騎兵”小分隊深入21個貧困村開展文藝巡演,開展扶貧政策有獎問答,貧困人口積極參與,效果良好。整理醫療、教育、社保等扶貧政策,印制3000多幅宣傳報,發放到每個貧困戶家中,做到扶貧政策上墻,進一步提高了貧困人口政策知曉率。
抓扶智,提高貧困群眾勞動技能。堅持“實際、實用、實效”,把提高貧困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質作為治本之策,印制了《新型農民素質培訓讀本》,發放到貧困戶手中。
抓扶治,提升貧困村村風民風。堅持將掃黑除惡與鄉村有效治理相結合,深入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目前,全縣235個村均建立了紅白理事會,制定出臺了村規民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得到了較大提升。
關鍵詞:用心編織“幸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