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大學生攢錢造飛機 畢業5年后成品捐母校
10月19日,一場捐贈儀式在陜西渭南蒲城舉行,深圳一家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陳墨,將一架固定翼小飛機捐給自己母校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而這架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小飛機,是陳墨在讀大學時靠著給手機貼膜和賣烤腸賺來的錢制造出來的。
10月20日陳墨對北京青年報記者說:“我現在的公司就是制造飛機的,這架小飛機是我夢想的起點,母校也是夢想的起點,把這架飛機捐給學校,應該是它最好的歸宿。”
大學時被“農民造飛機新聞”激勵
1989年出生的陳墨是陜西渭南人,從小生活在鄉村,家里條件并不富裕。陳墨告訴北青報記者,高中時,他原本打算報名當空軍飛行員,但是因為眼睛近視無法如愿,退而求其次,他選擇考取飛行器制造專業,為此他還經歷了多次復讀,直到2010年的時候,終于考入了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機電工程系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
“進入大學不久,我看到了一篇農民造飛機的新聞報道,當時對我激勵挺大的,我想著自己是學習飛行器制造專業的,應該可以造出一架飛機來。”陳默說,“之后我就天天泡在國外的飛機制造愛好者網站和論壇上,還從外國航空愛好者那里買到了一種小型飛機的制造圖紙。”
陳墨后來還和學校借到了一間空閑的倉庫,開始一點點搭建他的夢想。
給手機貼膜烤腸攢錢圓夢
對于陳墨來說,如果沒有獎學金,他的學費都是問題。
“但是造飛機的夢想一直激勵著我,為了賺錢買發動機和零件,我到處打工,給手機貼膜、代理手機充值卡、賣烤腸、賣奶茶,一根烤腸我只賺3毛5分錢,但是好的時候一天能賣800根,就這樣一點點的,把這架飛機的錢攢了出來。”他說,“那個時候人是很孤獨的,幾乎沒有時間交朋友,白天要上課,就只能抓緊課余時間去打工賺錢,剩下的時間一個人悶在倉庫里,很多同學也不理解,好多人都說我是‘被飛機門夾了腦袋的人’。”
經過15個月,陳墨終于在學校的這間倉庫里造出了自己的第一架飛機,2012年12月26日,他把飛機拉到了西安南三環的一條還未開通的公路上進行試飛,很多國內的航空愛好者得知消息后也從各地趕來參加他的試飛。
因為本身就是學習飛行器制造轉業,在飛機建造時和試飛前,陳墨就考慮到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問題,而據我國民用航空總局《一般運行和飛行規則》“超輕型飛行器”一章中規定,只要空機重量小于116公斤,時速低于100公里,載人為1人,就無需向空管部門申請適航證。陳墨的這架飛機組裝好之后,空機重量大約113.4公斤,僅乘坐一人,具有起飛的合法性。
“這是我第一次飛上天空,飛上天的那一刻我是非常開心的,覺得自己終于實現了夢想,并沒有什么害怕。”他告訴北青報記者,之所以不那么擔心,還有一點就是自己信任自己所造的飛機是“靠譜”的,“這架飛機即使失去動力,也會以比較低的速度滑行降落,按照設計,這架飛機是可以飛到3000多米的,試飛當天飛到了800米。”
因為這次飛行,當時還在讀大三的陳墨,被媒體稱為“中國大學生自制飛機第一人”。
小飛機18萬賣出五年后30萬回購捐母校
陳墨告訴北青報記者,為了造這架小飛機,自己前前后后花費十多萬元。2014年,陳墨大學畢業,他的飛機被一個生活在中國的新西蘭飛行愛好者以18萬元的價格買走。而陳墨也先后在多家小型飛機制造企業供職,繼續學習飛機制造技術,2017年他在深圳創辦了自己的企業,繼續進行飛行器的研發制造,“我的目標就是造出更多十幾萬價位的廉價小飛機。”
2019年,正值陳墨的母校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20周年校慶,“我當時就想著把自己在學校造的這架飛機捐給母校。”他說。今年,陳墨花30萬元回購了自己造的這第一架飛機,并重新進行了改造和保養,讓飛機保持在能夠飛行的狀態,并把它捐給了學校。
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未來他們計劃把陳墨的這架飛機懸掛在校園內,激勵更多學生去思考創造。
文/本報記者 付垚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飛機 陳墨 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