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實施癌癥防治行動 全國腫瘤防控網絡初步建成
新華網北京11月12日電(劉映)癌癥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我國受癌癥困擾的家庭以千萬計,目前國內外都高度重視癌癥防治的研究工作。近日,國家癌癥中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赫捷院士在2019年全國腫瘤防控大會暨第七屆國家癌癥中心學術年會上表示,癌癥防治,預防很重要。癌癥早診篩查、腫瘤登記、抗腫瘤藥物監測平臺建設和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成為國家癌癥中心工作的重點。自2011年國家癌癥中心依托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成立至今,已在全國成立22家省級腫瘤防治中心,全國腫瘤防控網絡初步建成。
據悉,此次會議由國家癌癥中心、中國癌癥基金會及北京腫瘤學會共同主辦,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承辦。大會匯集了國內外腫瘤防控領域的頂級專家,從腫瘤登記、癌癥篩查早診、抗腫瘤藥物臨床監測和大數據、安寧療護等多個角度,通過主題講演、專題討論等多種形式,探討目前國內外腫瘤研究和防控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2019年7月,《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正式發布,明確要求實施包括癌癥防治行動在內的15項專項行動。《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又進一步細化落實了癌癥防治專項行動的具體目標,要提高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提升高發地區重點癌種早診率,癌癥防治核心知識知曉率,基本實現癌癥高危人群定期參加防癌體檢。
早發現早治療對癌癥的治療和管理非常重要,部分癌癥可通過篩查早發現,如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宮頸癌、上消化道癌和肝癌等,以肺癌為例,高危人群可以進行低劑量螺旋CT檢查;乳腺癌可通過B超和鉬靶檢查;宮頸癌通過宮頸涂片和HPV病毒檢查;結腸癌可通過便潛血檢查,再加上結直腸鏡的檢查;上消化道癌有兩個,一是食管癌,一是胃癌,可通過胃鏡檢查。肝癌做甲胎蛋白檢查,加一個B超,這些癌種的篩查在方便性、靈敏性、安全性方面都不錯。赫捷說,我國高度重視癌癥的早診早治,這些年一直在推行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如城市癌癥早診早治項目、農村癌癥早診早治項目,還有針對高發區的癌癥早診早治項目,比如淮河流域幾個省份,高發的是消化道癌,所以對高發區也有早診早治項目,還有針對婦女的“兩癌”項目等。
據介紹,為進一步完善癌癥醫療服務體系頂層設計,優化癌癥醫療資源區域布局,推動提升區域癌癥醫療服務保障能力,助力健康中國行動,國家癌癥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作為癌癥防控領域的排頭兵和推動者,充分發揮技術支撐作用,集中優勢力量在發病機制、防治技術、資源配置、政策保障等關鍵環節取得重點突破,有效減少癌癥帶來的危害,積極構建全國癌癥防治網絡,協助各省各級醫院推進癌癥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省級癌癥防治中心建設,推動地市級層面成立癌癥專病防治機構。同時以醫聯體、遠程會診等形式與全國70余家地市級(腫瘤)醫院建立聯系,通過組織腫瘤醫院醫聯體對口幫扶縣醫院培訓會,以提升當地和基層癌癥的早診早治能力、規范化診療能力、信息平臺建設和腫瘤科研水平。目前已開展共建區域醫療中心合作的地區有河北省、遼寧省、河南省、山西省、福建省、云南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
除此之外,國家癌癥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在惡性腫瘤疑難危重癥診斷與治療、高層次醫學人才培養、高水平基礎醫學研究等方面發揮牽頭作用,積極加強體系建設,建成了國家腫瘤規范化質控中心、國家抗腫瘤藥物監測中心等國家級平臺,設立了癌癥早診早治辦公室,對國家腫瘤登記中心等原有平臺進行了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擴建升級,搭建包括項目省份在內的覆蓋全國、全面涵蓋惡性腫瘤研、防、診、治臨床和轉化需求的公共服務平臺。
赫捷表示,預計到2022年,癌癥防治體系將進一步完善,通過不斷完善防治服務體系、健全腫瘤登記制度、加強化篩查長效機制、加強規范化診療、實施重大科技攻關行動和加快創新成果轉化等具體措施,使危險因素綜合防控取得階段性進展,癌癥篩查、早診早治和規范診療水平顯著提升,癌癥發病率、死亡率上升趨勢得到遏制,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比2015年提高3個百分點,患者疾病負擔得到有效控制。
編輯:劉暢
關鍵詞:癌癥 腫瘤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