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協商 協商
誰在為第一書記“撐腰”
與第一書記“三同”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在東好來寶村,的確沒有發生過焚燒農作物秸稈的現象。”第一書記孫孟利得意地向我們介紹說:“現在農村脫貧致富了,遵紀守法的觀念也在不斷增強。話說回來,讓農村廣大群眾提高法律意識、增強法治觀念,不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嘛!”
“農機庫房的鋼構運過來啦!”我們在村部正聊著,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張弢和張熙隆一起興沖沖地跑了進來。
聽到這個好消息,孫書記趕忙帶著我們出門去看“熱鬧”。“這些大家伙可都是我們村兒的寶貝呢!”孫孟利又忍不住“嘚瑟”起來。
聽完了孫書記的各種“顯擺”和“嘚瑟”,我們心里疑惑:孫書記哪來的底氣?誰在背后給他“撐腰”?
看到我們仨一副“好奇寶寶”的表情,孫書記給我們先講了一個數字里的“扶貧故事”:今年,省政協給東好來寶村協調了46萬元扶貧資金,建設600平方米的農機設備配套庫房,為27臺(套)農機設備提供良好的存放、維護、保養和維修場地,延長使用壽命,提高使用效率。
“今年,省政協機關組織了部分黨員來到東好來寶村,開展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受教育實踐活動。”孫書記介紹說,省政協還按照扶貧包保責任分工,17名黨員將53戶貧困戶具體包保。不僅如此,機關黨員干部還將自己的下鄉補助全部捐了出來。
聽完了扶貧故事,孫書記提議要帶我們一起去看看日光大棚,眼下時令,也正是大棚里的蔬菜換季階段。
“這西紅柿現在什么價啦?”進了大棚,映入眼簾的是一派豐收景象,一個個色澤亮麗、長勢旺盛的西紅柿,宛如一個個火紅的小燈籠掛在枝頭,格外耀眼,我們不禁問起了大棚的承包人張成武。
此時的張成武正忙著把西紅柿裝筐。見到我們,他便放下了手里的活和我們嘮了起來,“夏天的時候三四毛錢一斤,現在是一塊多了。”張成武介紹說,今年他承包了4個日光大棚,種了兩茬西紅柿,收完這些,趕在年前還能種上一茬小青菜。
依靠著國家的扶貧政策,借助著幫扶單位支持的扶貧項目,如今,像張成武這樣的致富帶頭人,在村里已不在少數。
“村里的11個日光大棚每年也能給村集體帶來7.3萬元的收益。”孫書記說,在省政協領導積極協調下,今年我們按照省政協領導提出的“生存靠庭院,發展靠大田”思路,結合村里實際、因地制宜引導和鼓勵貧困戶種植力所能及、可滿足食用之需的菜蔬。90%以上的貧困戶和一般戶都實現了“省了就是賺了”的目標。下一步,就搞好庭院經濟,我們還將提高組織化程度,爭取做到種產銷一條龍。
修建文化廣場、村部升級改造、農電線路改造、改善飲水、援建危倒房、一對一教育助學……扶貧過程中,省政協為東好來寶村精心謀劃了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和環境改善三大類17個具體項目。去年底,每家貧困戶分紅1980元,全村貧困戶53戶119人全部脫貧。
拔窮根,換窮貌。一項項利民惠民的幫扶舉措溫暖著村民們的心田,貧困戶正在扶貧項目和扶貧產業發展中持續受益。
(本報“三同”小分隊隊員 高峰 田濤 吳靜怡)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扶貧 書記 第一書記 撐腰 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