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醫美產業該給自己“整形”了
近年來,被媒體曝光的“三非”亂象,屢屢遭到社會詬病;2015年至2018年,全國消協組織收到的關于醫療美容行業的投訴翻了10倍還多;因醫美而導致的事故特別是死亡事故,更是引發了社會極大關注。
今年“雙十一”預售期間,醫療美容產品成交同比增長158%,其中面部抗衰產品居首位。到了“雙十一”當天,醫美行業10小時31分的成交額即超去年“雙十一”全天,其中抗衰類商品半天同比增長163%。
有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的醫美產業市場始終保持著20%以上的復合年均增長率,中國已經躋身全球第二大醫美市場。專家預測2019年中國醫美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2000億元。
一面是產業的迅猛發展,一面是行業亂象叢生。同樣是割雙眼皮,在正規醫院需要一萬多塊錢,而在美容院,幾千塊錢就能搞定,還口口聲聲保證也是正規醫院醫生操刀。“都是熟人介紹的,做壞了也沒法說。”記者的一位朋友如是說。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來找我的基本都是做壞的,需要加以修正。”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副院長、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欒杰說。
日前,在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藥學會理事長孫咸澤帶隊下,多位全國政協委員、專家,前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以下簡稱上海九院)、上海漾顏醫療美容門診部進行了調研,并召開“推進醫美行業健康發展,助力健康中國戰略”專題研討會。會上,專家疾呼,醫美產業本身也成為了亟待“整形”的產業。
一些民營醫美機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非醫療美容場所從事醫療美容治療、非正規培訓的醫師執業、非合格的醫療美容產品使用……近年來,被媒體曝光的“三非”亂象,屢屢遭到社會詬病;2015年至2018年,全國消協組織收到的關于醫療美容行業的投訴翻了10倍還多;因醫美而導致的事故特別是死亡事故,更是引發了社會極大關注。
“為什么會出現諸多行業亂象?原因在于:一是醫美行業普遍追逐暴利;二是醫美機構刻意淡化醫美行為的醫療本質;三是行業誠信危機遍布;四是管理層面投入的力量不足,缺乏法律層面的長效管理機制。”欒杰說,現在很多醫療機構把患者稱為“顧客”,這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很多民營醫療機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它們把大把錢花在店堂上、門面上,裝修豪華,但手術室里用的線和針都是最便宜的。引流管如果能用輸液器替代,絕對不用引流管。”在醫美行業,醫療本質現在被淡化了,很多機構想辦法用服務、美學替代,要逐漸脫離整形醫療專業。
欒杰表示,醫美是醫療行為,這個性質定位一定要明確并堅持。醫療美容整形機構不同于一般的美容院,其歸屬醫政部門監管。因為是醫療行為,在美容整形過程中所使用的手段,以及所達到的效果與美容美發是不同的。特別是醫美使用的是侵入性的治療方式,如果不嚴加監管,可能帶來致命性傷害。
目前醫美行業的監管常常是依靠行政命令,這些命令不可長期持續,醫美行業的安全健康發展還需要有效的機制來協調各部門實現綜合監管。
不少從業人員缺乏醫學背景、美學素養
原衛生部曾在2002年發布過《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第19號令),明確規定負責實施醫療美容項目的“主診醫師”須為“執業醫師”,其中提到執業醫師須“經過醫療美容專業培訓或進修并合格,或已從事醫療美容臨床工作1年以上”。但是,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醫美行業的醫師隊伍魚龍混雜。
中國數據研究中心、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發布的《中國醫美“地下黑針”白皮書》揭露了驚人的“黑醫生”信息,數據顯示,在“黑醫美”市場,每10名醫美從業者中,就有9名“黑醫生”。
“3000元進修一個月,就能給你發一張醫美咨詢師的執業資格證。”上海九院整形外科主任孫寶珊口中的“醫美咨詢師”原本是美容整形機構中從事咨詢工作、在整形醫生和求美者之間架起溝通橋梁的從業者。
“但現在的一些咨詢師,有賣化妝品的,有賣衣服的,有開飯館的,她們大都沒有醫學背景、更缺乏美學素養,但是會誘導想要變美的人割雙眼皮、打除皺針等各種消費。而原本應該提供專業意見、負責治療的醫生,則常被動地根據咨詢師的要求為求美的人做整形或美容服務。”孫寶珊做了18年醫療質量監控工作,一直工作在醫療美容質量監控的第一線,他說,所謂的“醫美咨詢師”行當正在帶壞年輕的“正規軍”醫生,破壞整個行業的生態。
作為一名麻醉科醫生,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麻醉科主任敖虎山此前聽到的因醫美而死亡的案例,基本都是麻醉意外導致。“這就說明醫美實際上應該是一個高門檻的行業。”敖虎山說。“但現在,理發店、美容院、足療店,只要膽子夠大,都能干醫美。”孫寶珊指出,醫美行業門檻低、市場大,讓很多人蜂擁而至。
此外,醫美行業洋醫生在華執業的現象比較普遍,這些醫生可能只是被包裝出來的專家,有些連執業證書都沒有。
因此“建立專科醫師制度,是我國醫美行業安全健康發展非常緊迫的任務。”欒杰說。
整治亂象需多管齊下
亂象叢生,醫美行業發展困境該如何破解?
作為業內專家,這是欒杰經常思考的問題。在他看來,首先要處理好經濟增長和生命健康的矛盾。醫美產業不應該被定性為“搖錢樹”,而是應該在讓人健康變美和盈利這兩個方面實現協調統一。畢竟,健康產業事關生命健康,過度的商業化就必然導致安全問題叢生,在這方面國家的政策也應該更加明朗。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肖苒和張英在今年兩會期間,分別就醫美行業健康發展的問題提交了提案。“對國家文件已經明確的幾個醫療美容項目應該有清晰的界定。”肖苒說,明確定義服務項目雖然是一個細節問題,但卻是醫美行業管理亟待解決的事情。明確定義服務項目,可以直接幫助到老百姓去區分哪些服務內容是醫美機構可以做的,哪些項目不可以做。明確項目之后,還應該頒布項目的相關明細手冊,以便讓非醫學專業的執法人員在進行執法的時候能夠快速、明確地進行判罰。而且,手冊還應該定期更新,以適應逐漸增加的醫美新項目。
孫咸澤說:“我曾在藥監部門工作,也了解到非法藥品是影響醫美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環節之一。”孫咸澤說,實際上,在醫美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產業鏈條的每一個供給環節都會影響消費者的求美結果。因此,醫美產業要健康發展,就要找準行業治理的管理盲區與難點,重點整治和肅清行業違法、非法、違規行為,有效扼制不良經營行為和經營亂象,才能進一步規范行業秩序,培育良好的市場環境。
“此外,還應加強行業自律,現在的醫美市場魚龍混雜。因此,不管是行業學會、協會,還是規范的醫美機構,都還應當做好科普宣傳,以引導醫美消費者辨別正規醫院、正規醫生、正規藥品,提高公眾安全就醫和監督的意識。”孫咸澤強調。(記者 付麗麗)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醫美 行業 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