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精準要聞 精準要聞
湖南:困難群眾生活更有保障
湖南日報記者 陳勇
住進了政府安置的新房,用上了干凈衛生的井水,家庭人均年純收入由前年的3000多元增長到現在的6000多元,耒陽市壇下鄉光華村貧困村民徐四生一家人生活越過越美滿。初冬時節,記者來到他家采訪,今年60歲的徐四生說:“經濟收入穩步提高,生活和醫療有了保障,不是黨和國家政策好,哪有這樣的好日子?”
兩年來,我省通過辦理重點民生實事,提高像徐四生這樣的城鄉低保對象的救助水平,發放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簡稱“兩項補貼”),有效保障了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惠及187萬城鄉低保對象。
連續兩年提高低保標準和救助水平
城鄉低保是社會救助體系中的一項基礎性制度。2018年和2019年,省委省政府連續兩年將提高低保標準和救助水平納入省政府重點民生實事,特別是2019年以來,省政府兩次提高低保標準和救助水平,確保了困難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升。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省民政廳、省財政廳聯合下發了《“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和救助水平”重點民生實事實施方案》,各地均成立了由民政、財政、扶貧等部門組成的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方案,明確目標。
岳陽市君山區柳林洲街道黃泥套村40歲的楊烈,一家三口均為智力殘疾,當地政府2009年將他們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2016年10月又認定其為社會保障兜底脫貧對象,保障金為每人每月220元。隨著農村低保標準與國家扶貧標準“兩線合一”,兜底保障金提高到每人每月260元,今年再次提高到每人每月320元。現在,楊烈一家基本生活無憂。
作為重點扶貧對象,楊烈一家受到了多方面的關心照顧。君山區司法局黨委書記蔡克義結對幫扶他家,區民政局、總工會、殘聯和鎮社保中心、村黨支部等方面整合資源,給予政策幫扶、臨時救助、實物慰問、社會資助等。
城鄉低保對象共享改革開放成果,沐浴著黨和政府的溫暖。據了解,今年全省預計發放城鄉低保資金60億元,1-9月全省城市低保平均標準與月人均救助水平分別達510元/月、358元,農村低保平均標準與月人均救助水平分別達4385元/年、216元,城鄉低保標準和月人均救助水平均已達到或超過重點民生實事任務目標。
“兩項補貼”達到或超過民生實事所定標準
殘疾人等重點貧困對象是脫貧攻堅中的貧中之貧、堅中之堅,像記者采訪過的徐四生一家,五口人中有2人殘疾,89歲高齡的老母親身體多病,他的妻子也因為身患多種疾病而喪失了部分勞動能力,生活重擔全部壓在兒子徐橋武身上。
省政府要求從2019年1月1日起,殘疾人“兩項補貼”發放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60元。重點民生實事項目開展以后,耒陽市民政局幫扶徐四生一家,先后幫他家完成了易地搬遷安置、打水井等事項,又聯系外省企業幫助徐橋武解決了就業,還通過產業幫扶將他家納入種養專業合作社,享受入股分紅。耒陽市政府每年還為他家代繳基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重大疾病保險。現在,徐四生家月人均救助金為220元,兩位殘疾人都享受了“兩項補貼”,今年每人每月120元,全家的兜底保障力度更大了。
省民政、財政、殘聯等部門按照責任分工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確保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落實。截至11月底,我省共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1282724人(其中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735996人、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546728人),全省發放標準均達到60元。其中,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發放標準平均達到69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發放標準平均達到63元。
各地對社會救助工作進行提質升級
全省強化重點民生實事辦理公開力度,全流程曬在陽光下。2018年,全省各級將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和救助水平重點民生實事工作完成情況,在當地政府或民政局網站及主流媒體上進行了公示。2019年公示工作正在進行中。同時,在全省鋪開城鄉低保專項治理行動,以社會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信息系統平臺為基礎,對所有對象進行信息比對,進一步規范城鄉低保對象動態管理,切實做到了“應保盡保、應退盡退、進退及時”。
創新宣傳方式,營造濃厚氛圍。省民政廳開展民政政策宣傳“陽光行動”,制作兜底保障、城鄉低保等政策動漫宣傳片、“三句半”視頻片,全網綜合點擊量近1000萬。啟動送政策下鄉活動,編印兜底保障政策宣傳手冊、宣傳掛圖,做到駐村幫扶干部一人一冊、兜底保障家庭一戶一份。
各地還根據工作實際和財力狀況,進行社會救助工作提質升級,積極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湘潭市雨湖區等地開展了城鄉支出型貧困家庭認定救助工作,把醫療費、教育費等認定為剛性支出,納入救助范圍;多地適時擴大了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的對象范圍,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逐步擴大到非重度智力、精神殘疾人或其他殘疾人,推動形成面向所有需要長期照護殘疾人的護理補貼制度。這些探索和創新,有效發揮了社會救助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兜底保障作用。
關鍵詞:困難群眾生活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