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精準觀察 精準觀察

貴州100多萬鄉親易地搬遷脫貧:帶著文化“家當”出深山

2020年01月14日 14:42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鄉親們搬遷也不忘帶上文化“家當”、視障人士無障礙“看”展……一幅幅畫面投射著精神文化需求;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愈加完善、文化惠民工程覆蓋面持續擴大,一件件暖心事兒回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無論是文化消費還是文化生產,都是我們的基本文化權益,也都應當得到保障。今起,本版關注各地增強公共文化服務能力、保障基本文化權益的做法,探尋如何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帶給人們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編 者

當“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易地扶貧搬遷幫助許多人走出了貧困。截至目前,已有70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搬遷人口實現脫貧摘帽。

可離開故土,搬遷群眾如何能割舍那方水土承載的情感記憶?要怎樣消除心間的陌生與孤單?

在貴州,100多萬搬遷群眾走出山間村寨、住進城鎮社區的同時,政府也幫他們帶上了文化“家當”,建起了他們的精神園地。走進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龍縣五福社區,大山里唱過的曲調,也在新社區唱響,小院里跳過的舞步,也在廣場上翩躚。搬遷后,鄉親不僅有新房子、新工作,更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過上了有滋有味的日子。

舞獅,舞出了家鄉味

“聽說今晚廣場上有舞獅咧。”“快點兒,去晚了就搶不到好位置了。”適逢數九寒冬,夜色漸濃。然而,五福社區的許多居民非但沒窩在家里守著火爐,反而循著器樂聲,你一言我一語,向露天廣場聚攏。

不一會兒,伴著一聲清脆的馬鑼聲,廣場瞬間靜下來,只見樂師順手將鑼拋向空中,隨即單手穩穩接住,同時念著唱詞,緊接著鑼聲又響,獅鼓、嗩吶、镲等樂器加入合奏。此刻,一位帶隊的老藝人舞著獅子登場,大家期盼已久的舞獅表演開始了。

帶隊的老藝人叫唐啟志,今年已經60多歲,他的老家安龍縣普坪鎮香車河村,一直有舞獅的傳統。“逢年過節,村里就會舞獅,差不多有幾百年的歷史了。”由于從小耳濡目染,唐啟志對舞獅著了迷,學成后便跟鄰居們組建了一支12人的舞獅隊伍,一舞就是30多年。

隨著貴州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進行,2017年3月,原本就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唐啟志一家搬出了大山,搬進了安龍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之一的五福社區。

洗澡有熱水,做飯有燃氣,看病也方便,跟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唐啟志沒想到,這把年紀了,居然還能過上這種好日子。好雖好,但搬來后他心里總感覺空落落的,有段時間甚至對著獅頭道具發呆。

“這一搬遷,舞獅隊就散了。”他重組隊伍的念頭愈發強烈:“舞獅可是老家的文化,更是我們的‘家當’,不能在我這兒丟了。”

居民都是從各村寨搬來的,彼此不熟悉,社區里起初也沒什么文化活動。一天晚上,唐啟志來廣場表演起舞獅,沒一會兒,周圍便圍滿了人。“唐師傅,你還會舞獅啊?”“在哪兒學的,能教我們嗎?”沒過幾天,許多人便按捺不住,找他學舞獅。想學的人不少,唐啟志招募了14個隊員。

此后,社區的廣場就成了訓練場。隊員楊遠林身體結實,比較靈活,唐啟志便將舞獅的重要一環獅頭交給了他,因為缺道具,其他人只能先從基本功練起。

“獅頭有8斤重,練一次要連續舉20多分鐘,第一次練完,胳膊都舉不起來。”雖然辛苦,但楊遠林覺得很快樂,“以前只能在電視上看別人表演,但想著以后也能給大家表演,就很有動力。”

為了豐富居民的文化生活,社區出資1萬多元購置了全新的道具、樂器,免費供舞獅隊使用。兩個月后,還是在社區廣場,舞獅隊完成了首演,不少居民沒看過癮,都期待著下一次。此后1年半,舞獅隊為社區帶來了近80次表演,甚至還受邀到州里參加演出。

廣場舞,跳出了新感覺

唐啟志的堅持與成功,讓社區意識到,搬出大山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撫平新居民搬離故土的焦慮,把心穩住,并在此扎根,而這離不開文化的浸潤。

“新居民有穩定的工作,空閑時間也比之前多,要幫助他們培育自己的市民文化。”五福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肖亞琪說。2018年下半年,隨著最后一批搬遷戶入住,五福社區決定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首要任務就是成立文藝宣傳隊。

為了解決人員問題,五福社區將目標放在了社區內部。“每棟樓都設有樓長,為了讓居民參與進來,樓長們挨家挨戶敲門,詳細記錄他們的愛好、特長、喜歡的文化活動。”肖亞琪介紹,社區將文藝宣傳隊細分成廣場舞、嗩吶、蘆笙舞等隊伍,還從宣傳文化系統選派人員組成文化服務員隊伍,為社區提供文化指導和服務。

“以前在老家,要么忙著干農活,要么出去打工,哪還顧得上跳舞。”聽說要組建廣場舞隊,37歲的居民葉興琴主動報了名,“現在空閑時間多了,不僅要住得舒服,日子也要有滋有味。”

“指導老師特別有耐心,差不多每天晚上都來,就在廣場上教。”葉興琴覺得,有專人指導就是不一樣。堅持了半個多月,隊員們很快學會了舞蹈,社區置辦了統一的演出服裝,沒多久就在廣場進行了首演。“跳到最后,許多居民都跟著隊伍一起跳。”葉興琴覺得,這些活動讓彼此更熟悉了,社區也更熱鬧了。

文藝宣傳隊表演的節目越來越豐富,蘆笙舞、板凳舞、八音坐唱等都成了他們的拿手好戲,隊伍規模也從之前的幾十人擴展到上百人。現在下了班,吃過飯,只要音樂一響,居民便出門唱跳起來,這似乎已經成了他們的日常。

鄉愁館,連接過去和現在

搬遷到五福社區的新居民超過9500人,許多都是苗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為了延續鄉俗和鄉愁,安龍縣籌集資金,在所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設了民族歷史文化館和鄉愁館,讓搬遷居民有了精神寄托。

走進五福社區的鄉愁館,木質的犁頭、陳舊的石磨、破了洞的儲酒罐等老物件,不斷映入眼簾。“過去的生活都離不開這些物件兒,搬遷的時候真舍不得扔,遠遠看著就透著股親切勁兒。”因為鄉愁館恰好建在唐啟志出門的路上,隔三差五,他總會順道看一眼。

自打抱上了孫子,唐啟志就盼著帶他也去趟鄉愁館。“這里的一切全是家鄉的歷史,得讓小輩們知道祖祖輩輩是怎么過活的,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兒。”唐啟志覺得,只有記住過去的苦,才能珍惜當下的甜,才能找到生活的方向。

自打鄉愁館建成開館,幾乎每天都有居民過去轉轉,他們覺得,只要看一眼,心里就很踏實。雖然館里沒有配備專職的講解員,但如果有需要,附近的居民就能將其中的故事娓娓道來。

為了更有效地保護、傳承文化習俗,社區正準備按照居民老家的傳統,安排歡度節慶的儀式和活動。“下一步,我們還會推進民族傳統文化進校園,讓更多孩子了解家鄉和民族的歷史文化。”肖亞琪說。

“雖然有了文藝宣傳隊,縣里的院團也經常到社區送文化,但這只能滿足最基本的文化需求,目前最缺的就是相關人才。”在肖亞琪看來,不斷增強社區自身造血能力,才是最根本的解決方式。目前,社區計劃從文藝宣傳隊中挑選好苗子,送到縣里進行“深造”,希望以此帶動社區的文化服務再上新臺階。

遠處的夕陽逐漸逼近了地平線,熱鬧的廣場上又響起了熟悉的器樂聲。

寫好后半篇文章(記者手記)

累計搬遷188萬人,整體搬遷自然村寨10090個,共計建成住房45.39萬套……這是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貴州交出的答卷。

實際上,搬遷只是第一步。不少群眾安土重遷,能搬出來已實屬不易。身處陌生的環境,一時之間很難適應,內心的焦躁與不安逐漸涌起。

如何讓搬遷群眾在城鎮安心扎根,事關能否寫好易地扶貧搬遷的“后半篇文章”。貴州從保障群眾文化權益、完善文化服務體系出發,嘗試破題。

以安龍縣五福社區為例,當地成立了文藝宣傳隊,讓民族文化匯成涓涓細流,直抵群眾的心靈;培育市民文化,撫慰群眾焦慮的內心;建設鄉愁館、民族歷史文化館,盡力留住故鄉情,延續鄉愁味……

這些做法,看似平淡無奇,效果卻實實在在。正是因為搭了平臺,建了隊伍,文化活動才漸漸多了,大家彼此交流的機會也多了。從最初的徘徊觀望到后來的主動參與,群眾的心門慢慢打開,漸漸對社區產生了認同感和歸屬感,文化潤物細無聲的力量得以彰顯。

政策好不好,關鍵看群眾。

在實際采訪中,記者聽得最多的便是“這兒就是我的家”“現在渾身都自在”的感慨。這也反映出,雖然身在新居,但人們仍覺得好似故鄉,記憶里的親切與溫暖,在這兒都能夠找得到。

目前,貴州正計劃從搬遷群眾內部挖掘苗子,培養更多更專業的文化人才,增強自身造血能力,讓這些新市民的生活更有滋味。

關鍵詞:貴州100多萬鄉親易地搬遷脫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