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張華中:《水滸傳》寫下雪,如何妙用“緊”字
作者:張華中
《水滸傳》“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陸虞候火燒草料場”這一回,是林沖人物性格發展的轉折點,情節跌宕起伏。與之互為表里的,是作者對嚴峻環境的敘寫,尤其是關于雪景之簡潔精當的描繪。個人認為,其中較為突出、顯著者有四。
1998年版電視劇《水滸傳》第七集“風雪山神廟”
第一次,是林沖與差撥前去草料場交接時,寫道:“正是嚴冬天氣,彤云密布,朔風漸起,卻早紛紛揚揚卷下一天大雪來。”緊接著兩次,是林沖從草料場出來打酒吃,以及從小店吃酒返回草料場的場景。前者寫“(林沖)雪地里踏著碎瓊亂玉,迤邐背著北風而行。那雪正下得緊”;后者寫“(林沖)便出籬笆門,仍舊迎著朔風回來。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緊了”。最后一次,是林沖山神廟怒殺四人,臨逃離時“那雪越下的猛”。
貫華堂刻本七十一回《水滸傳》中,金圣嘆對四處寫雪文字皆批注“寫雪妙絕”,予以高度褒賞。然而,他并沒提及“妙絕”的具體原因。揆情度理,大體有二:一是烘托天氣惡劣,寫出林沖生活環境的險峻,生存的艱難,渲染一層悲壯的氣氛;二是助推故事情節發展,為林沖忍無可忍、手刃四兇,被逼上梁山做鋪墊。在此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金圣嘆褒賞四處雪景描寫,更多地著眼于作者行文運思、謀篇布局的苦心經營,所以在這個層面上,兩個“緊”字與前文的“紛紛揚揚”及后文的“猛”字獲得了同等的評價,并沒有予以更多關注。
相比金圣嘆對四處描寫等量齊觀的評價,魯迅顯然更激賞“那雪正下得緊”。魯迅是在反駁章士釗等人對大眾語貶低攻擊的語境下提到這一點的。他說:“在江浙,倘要說出‘大雪紛飛’的意思來,……大抵用‘兇’,‘猛’或‘厲害’,來形容這下雪的樣子。倘要‘對證古本’,《水滸傳》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緊’,就是接近現代的大眾語的說法,比‘大雪紛飛’多兩個字,但那‘神韻’卻好得遠了。”據此可知,魯迅先生之所以激賞這一句,是由于它“接近現代的大眾語”,簡潔爽利,明白暢快;而且,“緊”字用得精當恰切,富有神韻。那么,為何“緊”字就富有“神韻”呢?竊以為,除了具有生動鮮明的表現力,能體現“大雪紛飛”的意思外,讀者還能從中體會出一種隱隱焦灼的情緒。大雪,除了“大”的義項,還能讓人聯想到其中包含的“緊張”“急迫”等義項。這些義項,又與景物的暗示性、象征性共同構成互文關系。常見的群眾語言,一經恰當巧妙的運用,就產生了點鐵成金、化腐朽為神奇的功效。
1998年版電視劇《水滸傳》第七集“風雪山神廟”
值得一提的是,可能由于生活地域的局限,魯迅先生雖然比較熟悉江浙一帶形容下大雪的詞匯,但認為“那雪正下得緊”是接近現代的大眾語的說法。其實,“緊”字本身就是大眾語。在筆者的故鄉河南省汝南縣,當地民眾形容風、雨、雪大,往往使用“緊”字,而“那雪正下得緊”與當地人說話的口吻語氣畢肖。可見,這種用法是有生活來源的,源自普通民眾的日常語言。除了筆者狹隘的地域經驗,我們還可以在其他文學作品中得到間接的佐證。《紅樓夢》第五十回“蘆雪庵爭聯即景詩 暖香塢雅制春燈謎”中,當寶釵、李紈、黛玉等人準備聯詩游戲時,平時遠離詩書的王熙鳳也來湊熱鬧。
鳳姐想了半日,笑道:“你們別笑話我。我只有一句粗話,下剩的我就不知道了。”……鳳姐笑道:“我想下雪必刮北風。昨晚聽見一夜的北風,我有了一句,就是‘一夜北風緊’。”眾人聽了,都相視笑道:“這句雖粗,不見底下的,這正是會作詩的起法。不但好,而且留了多少地步與后人。”
由上節文字,我們可以推知“一夜北風緊”這句明白曉暢、簡易通俗的話語,極有可能是當時普通民眾的日常口語,所以這些達官貴族的公子小姐認為它“粗”;并且在鳳姐的意識里,日常生活語言,尤其是普通民眾使用的語言,與高雅的詩歌語言相較,兩者判若云泥,因此擔心自己的詩歌會被嘲笑。而李紈等人認識到,這句源自民眾的話語雖然有些粗,但在布局中所處的獨特位置,使它產生了脫俗出新的良好效果。這種對大眾語言采取實用主義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與魯迅相契合。
1998年版電視劇《水滸傳》第七集“風雪山神廟”
如果見聞廣開,鳳姐就更不必為自己的詩句慚愧了,她大可像江西詩派一樣為自己找到師法的淵源、模仿的范本。唐代,在李白的《出自薊北門行》一詩中,有“孟冬風沙緊,旌旗颯凋傷”;在貫休的《送友人下第游邊》一詩中,有“角咽胡風緊,沙昏磧月新”;在羅隱的《巫山高》一詩中,有“下壓重泉上千仞,香云結夢西風緊”。宋代,在柳永的《八聲甘州》一詞中,有“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元代,在王實甫的《西廂記》中,有“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明代,在小說《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中,劉關張再訪孔明不遇,張飛不耐煩地勸說劉備:“風雪正緊,不如早歸”。歷經這番爬羅剔抉、旁搜遠紹,可以弄清楚兩個問題:一是生活語言和文學語言并沒有嚴格、不可逾越的藩籬,文學語言往往會從生活語言中獲取營養;二是用“緊”字來修飾、形容風雪有著悠久歷史,絕不僅限于《水滸傳》。
通過上文梳理,我們現在基本清楚,賞析《水滸傳》中“緊”的妙處,既要結合“緊”字本身的表現力、感染力,更要顧及它在作者行文運思、謀篇布局中的獨特功效,應該兼顧兩者,不可偏廢一端。與此同時,學習經典作品,切忌對日常語言習焉不察,任其自動化地輕易溜掉,而應注意尋常語言的不尋常之處,結合語境,多些品味,使其承載的審美功效得以充分彰顯。
(作者單位:上海市格致中學)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水滸傳 語言 林沖 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