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王增福:精準施策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作者: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山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王增福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戰最后一年,已進入決戰倒計時。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本來就有許多硬骨頭要啃,收官之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脫貧攻堅取得的決定性成就,深刻分析了脫貧攻堅面臨的形勢,對加強黨對脫貧攻堅的領導、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提出明確要求,進一步堅定了全黨全社會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決心。當前,我們要對標對表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精準施策,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我國貧困人口總量大幅減少、貧困發生率持續降低、貧困群眾收入顯著提高、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大大改善、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明顯加快、貧困治理能力快速提升。今年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后,我國將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同時,我們還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剩余的脫貧攻堅任務依然繁重艱巨。隨著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剩余52個未摘帽的貧困縣、2707個未出列的貧困村、未全部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能否最終脫貧,成為能否取得決勝的關鍵。因此,我們要在穩定住、鞏固好前期脫貧成果基礎上,聚焦“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瞄準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制定實施精準扶貧策略,堅定不移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堅決啃下最難啃的硬骨頭,要求我們進一步創新扶貧思路和工作方法,勇于探索增強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發展內生動力的新策略新路徑,有效解決少數地區貫徹精準方略有偏差的問題;要求我們深度聚焦“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對52個未摘帽貧困縣和1113個貧困村實施掛牌督戰;要求我們要依據不同地區疫情風險等級更加精準地推進工作,在扶貧企業復工復產、務工人員返工、對口對點幫扶、貧困區產品外銷等方面,切實瞄準精準二字出實招、下實功、見實效。
(二)
雖然我們已基本解決了區域性整體貧困,但返貧致貧的風險和壓力依舊存在。一方面,仍有近200萬脫貧群眾存在返貧可能、近300萬人口存在致貧風險,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戶,還需加強監測,提前采取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另一方面,個別地區扶貧工作重點轉移、投入力度下降、干部精力分散等現象有所抬頭,必須進一步加強脫貧攻堅工作,防止松勁懈怠。因此,當前的扶貧工作既要守住已有戰果,又要奪取新的勝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我們要通過科學構建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體制機制,充分調動貧困地區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解決相對貧困的內生動力。
進一步健全完善體制機制,一要堅持依靠人民群眾,堅持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正確處理外部幫扶和貧困群眾自身努力的關系,培育貧困群眾依靠自力更生實現脫貧致富的意識和技能,構建產業扶貧、金融扶貧、技術扶貧等相結合的多層次資源支撐和保障體系,切實把扶貧開發工作扶到點上、扶到根上。二要強化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繼續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戰中的重要作用,為貧困地區高質量脫貧和發展提供政治保障。三要構建起上下聯動、橫向聯合、齊抓共管的大扶貧格局,積極探索“方案制定—論證評估—精準實施—成效驗收—投入運用—效益評估”的全過程工作機制,確保人才、資金、技術等向貧困地區流動。
(三)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和沖擊,一定程度上干擾了今年決戰脫貧攻堅的既定部署和工作節奏。一方面,抗擊疫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等寶貴資源;另一方面,疫情也影響了一些行業開工的時間,影響了國際貿易的正常開展。這無疑增大了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工作難度。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盡快克服不利因素,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并站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高度,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助力脫貧攻堅。
解決脫貧成效不穩固,貧困的多維性、不確定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和矛盾,需要依靠更完善的經濟結構、更合理的收入分配結構和更有效的應急管理策略,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穩定,并狠抓落實。要繼續抓好“駐村工作隊”“東西協作”“對口幫扶”等舉措,完善創新“貧困監測評價”“參與式扶貧”“第三方評估”等經驗做法,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向縱深發展。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脫貧 攻堅 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