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特高壓緣何成為“新基建”亮點?
這段時間,新基建火得一塌糊涂。和傳統“鐵公基”不同,新基建主要在科技領域發力。
其中,許多專家和媒體認為,特高壓是新基建的一大亮點。
特高壓輸電被稱為“電力高速公路”。2009年,中國就已建成第一條特高壓輸電線路。今年2月中旬以來,一大批特高壓工程火力全開: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張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陜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壓工程……
什么是特高壓?為何成為亮點?對穩經濟有什么重要作用?如何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和相關產業發展?如何推進特高壓一體化整合?
對此,委員這樣說……
新亮點
一切要從當初為什么建設特高壓說起。
結構上,我國能源資源與負荷中心逆向分布:西部、北部地區有豐富能源資源,但卻遠離東中部負荷中心。特高壓將兩邊“連接”起來,解決了兩邊發展的“燃眉之急”。
11年前,世界首個特高壓輸電工程在我國正式投入商業運行,我國進入特高壓時代。特高壓電網是指1000千伏及以上的交流電網或±800千伏及以上直流電網,這個電壓大概相當于民用電壓的5000倍。
為什么輸電網要把電壓升到這么高?全國政協委員、國網宿州供電公司輸電運檢室帶電作業班副班長許啟金告訴記者,這主要是為了實現遠距離輸電。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在特高壓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走在了世界前列。特高壓工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不止于建設時期,還能釋放乘數效應,對穩就業、穩投資、惠民生發揮著重要拉動作用。同時,中長期效益明顯,發展特高壓,既是投資現在更是投資未來,實現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輸電蓄能。”談及特高壓帶來的變化,許啟金興奮地說。
特高壓為什么是亮點?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產業發展部主任奚國富在接受人民政協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短期看,“新基建”有助于穩增長、穩就業,擴大有效需求,服務消費升級,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目前國家電網已建成的22項特高壓工程,累計投資4300億元,帶動上下游產業投資近900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60萬個;從長期看,“新基建”有助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有效供給,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潛力,為中國搶占全球科技創新制高點創造條件。
“同時,‘新基建’涵蓋以5G等為代表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以特高壓等為代表的新型能源基礎設施,有效契合了當前數字革命、能源革命蓬勃發展的大趨勢,緊密融合了資本、資源等傳統要素和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新要素,具有技術含量高、產業鏈條長、帶動力強、市場前景廣闊等特性,代表了產業未來發展方向。”奚國富這樣說。
在許啟金看來,特高壓有利于提高能源資源大范圍配置能力和供給能力,促進能源結構調整和清潔低碳發展。特高壓輸送容量大、送電距離長、線路損耗低、占用土地少。促進西部煤炭資源、水力資源的集約化開發,降低發電成本;能保證中東部地區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減少在人口密集、經濟發達地區建火電廠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同時也能促進西部資源密集、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社會和諧發展。
在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看來,特高壓基建項目能充分發揮國內電力能源網絡的規模效應、技術優勢,實現清潔能源生產、輸送和分配系統的整體優化,有利于國內能源配置格局的重塑。
新鏈條
特高壓帶動的是一個新的大鏈條。
對此,南存輝表示,該領域投資體量大、科技創新含金量高、產業鏈帶動力強,成為帶動上下游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發動機”,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特高壓建設中,國內特高壓相關設備企業得到充分鍛煉,科研實力、數字化、智能化運營等能力大大提高,推動輸變電設計、制造、施工和運行水平不斷走上新臺階。特別是特高壓成套輸電設備的研制成功,改變了我國在電氣設備制造領域長期從發達國家引進技術、消化吸收的發展模式,取得了從基礎研究到工程實踐的全面突破,實現了‘中國創造’和‘中國引領’。特高壓項目還走出了國門,走進了‘一帶一路’,如國家電網承建的巴西美麗山水電±800千伏特高壓直流送出項目,實現了特高壓技術、標準、裝備、工程總承包和運行管理全產業鏈、全價值鏈輸出。”許啟金告訴記者,特高壓作為世界最先進的輸電技術,工程建設能夠推進包括換流閥、電力電子、新材料等高端裝備制造的發展,符合國家產業轉換和升級的趨勢。
在奚國富看來,特高壓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輸電技術。特高壓對上下游產業的帶動作用,主要體現在產業鏈和價值鏈兩方面。
從產業鏈看,特高壓產業鏈包括電源、電工裝備、用能設備、原材料等,產業鏈長且環環相扣,帶動力極強:特高壓的建設帶動了導線、鐵塔、換流閥、控制保護系統等各類電工裝備產品的需求,進而帶動對鋼芯、鋁合金等原材料,光學器件、絕緣材料等元器件的需求,并對機械加工、線纜、機電銷售、包裝運輸等產業鏈形成拉動效應。以2月28日國家電網開工的今年首條特高壓工程——陜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為例,該工程總投資185億元,預計可直接帶動設備生產規模約120億元,帶動電源等相關產業投資超過700億元,增加就業崗位超過4萬個。僅其中1家制造商自2月上旬復工以來,就已經帶動了260多家換流閥原材料供應商、170多家控制保護系統元件供應商復工復產。
從價值鏈看,借助特高壓工程,裝備制造企業突破了高電壓等級變壓器、換流閥、大電網保護控制等一系列關鍵技術與重大裝備,根本改變了我國電網建設在高端裝備、核心技術長期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實現了“中國創造”和“中國引領”。還有效遏制了跨國公司對高端裝備市場和價格的壟斷,促進了行業良性競爭,緩解了輸配電價矛盾。同時樹立了中國電工制造的響亮名片,有力支撐了“一帶一路”建設,帶動了“中國制造”走向世界。
新思路
“經過多年發展,特高壓項目建設已經卓有成效,許多項目已經投入使用,放眼更長一段時間,西電東送還有顯著需求。”許啟金表示,從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電力發展“十四五”規劃工作方案》可以看到,未來我國將兼顧西電東送和分布式能源就地生產、就地消納問題。
“截至目前,國家電網已建成投運22項特高壓工程,但特高壓骨干網架仍處在形成過渡期,‘強直弱交’問題沒有根本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亟待補強。”奚國富道出了當前特高壓建設存在的問題。
在奚國富看來,由于電源電網規劃不配套,部分送端地區電廠投產滯后導致配套電源不足,部分特高壓線路未能滿功率運行,特高壓線路途經省份也存在積極性不高的情況。
那么,如何在解決上述問題的同時,加快特高壓電網建設,推進特高壓一體化整合?奚國富表示,我們要加強研究論證,加快項目前期,推進已納入國家電網公司規劃的特高壓工程盡快納入國家規劃,同時結合“十四五”電網規劃編制,再研究確定一批重大項目納入國家規劃。一是強化電源電網規劃協同,加快送端地區配套電源建設,進一步提高特高壓輸電通道利用率,更好地發揮特高壓的投資帶動優勢、資源配置優勢。二是強化區域協同,從國家層面協調特高壓送端、受端及線路途經省份利益關系,形成協同推動特高壓建設的良好氛圍。
“我們除了電網企業在核心技術創新、優化布局、海外拓展上下足功夫,亟須在行業技術提升、長遠科學規劃、項目落地實施等方面得到政府以及社會的廣泛支持,與社會經濟、環境協調發展。”許啟金也給出了自己建議。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高壓 工程 電網 帶動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