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精準要聞 精準要聞
決戰決勝脫貧奔小康
暮春時節的大別山,群山青翠欲滴。2016年4月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來到六安市金寨縣,瞻仰紅軍紀念堂,參觀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實地走訪花石鄉大灣村,同當地干部群眾共商脫貧攻堅大計。
四年來,全市廣大干部群眾時刻把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和對大別山革命老區的關懷記在心上,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各項工作、以各項工作整體聯動保障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貧困人口由2016年初的46.72萬人降至2019年底的1.15萬人,實現45.57萬人脫貧,44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發生率降至0.23%。
扶貧工作隊成為“主心骨”
“這里是我們村的桑枝木耳基地,別看我們這幾個棚不起眼,但是每年可以生產1.5萬斤左右的干木耳。我們這里環境好,水質也好,生產出來的木耳品質更好,得到很多餐飲公司的青睞。”說起村里的產業發展,舒城縣五顯鎮梅山村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王力就停不下來。
在扶貧工作隊的指導下,貧困戶紀道明不但脫了貧,而且成了致富能手。他現在是梅山村大棚西瓜和小南瓜種植基地、黃牛散養基地、白鵝散養基地的負責人。2019年,紀道明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
近年來,六安市脫貧攻堅工作堅持高位推進。為全市442個貧困村選派駐村工作隊,并為1070個非貧困村選派了駐村扶貧工作隊,全市共選派4296人參與駐村扶貧。
裕安區獨山鎮太安村是一個典型的純農業村,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粗放落后、集體經濟薄弱、基礎設施嚴重滯后是擺在省住建廳駐太安村扶貧工作隊面前的最大難題。駐村扶貧工作隊始終堅持發揮黨組織作用,以黨建引領全村經濟發展。駐村扶貧工作隊邀請專家制定脫貧攻堅發展規劃,并按規劃建立“一園四區”,結合農村“三變”改革,推動村集體經濟入股能人大戶的建材廠,依托省住建廳幫扶優勢積極聯系拓展業務,參與經營分紅。爭取引進外包公司入駐扶貧車間,鼓勵村民利用荒山荒地入股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建成了130畝構樹基地,給村民分紅并帶動季節性用工。“太安村在2017年已順利實現村出列,2018年151戶459人全部脫貧,2019年村集體經濟收入53萬元。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1月底,六安市各級幫扶單位直接投入(包括資金和物資折款)8351萬元,實施幫扶項目1535個;幫助引進各類資金(含無償和有償)4476萬元,涉及各類項目213個。
產業扶貧夯實小康大道
近日,金安區毛坦廠鎮大山寨村皋興稻蝦養殖專業合作社的朱正東為了銷售蝦苗忙得不可開交。2018年,看到“龍蝦經濟”發展的優勢,朱正東開始利用村里水田分布較為集中的先天優勢發展稻蝦養殖。合作社通過入股分紅的方式,村集體經濟每年增收約2萬元,同時帶動該村10戶貧困戶受益,每戶每年增收2000元。
脫貧攻堅進程中,六安市全面推廣“四帶一自”產業扶貧、“三有一網”點位扶貧模式,實施貧困村“一村一品”推進行動。通過“建園區、扶主體、獎自主、調結構”,多措并舉,合力推進“四帶一自”產業扶貧工程。
六安市在每個村都至少建設一個特色產業扶貧基地,通過村集體經濟組織自主經營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入駐經營等方式,示范帶動貧困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形成特色主導產業;鼓勵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能人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到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對貧困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施雙向獎補政策,建立帶貧激勵機制;堅持扶貧與扶志結合,加強宣傳和思想教育,優化獎補政策,深入實施農技人員結對幫扶工作,加強技術指導培訓,達到“人有一技之長”要求。
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市自種自養貧困戶達標9.19萬戶,貧困村產業發展達標認定441個,累計建成特色產業扶貧園區446個;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累計帶動5.96萬戶貧困戶參與特色種養業發展;實施產業扶貧到戶項目的貧困戶數14.1萬戶。2019年前三季度,全市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364元,增幅10.9%,增幅連續6個季度保持全省第一。通過產業扶貧,六安市完善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貧困戶聯動發展的利益連接機制,促進貧困村集體經濟和貧困戶增收,加快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鼓勵各地將相關政策擴大到貧困發生率較高的非貧困村和“邊緣戶”。產業,夯實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小康大道。
闖出綠色減貧新路徑
六安市金寨縣光伏扶貧歷經“試點、推廣、提升”三個階段,因戶因地制宜創新光伏電站建設“戶用、村級、聯村”三種模式,搭建“運維服務、短信服務、保險服務、智慧服務”4個平臺,充分挖掘光伏扶貧電站“發電收益、土地流轉收益、就近務工收益、產業發展收益”等資源,延伸收益鏈條,最大限度釋放光伏扶貧電站綜合效益,走出了一條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精準脫貧之路。
2015年以來,六安在全市范圍內因地制宜推廣戶用、村級、聯戶和集中式電站,根據土地使用現狀發展農光互補、漁光互補、茶光互補等光伏扶貧電站。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建成并網光伏扶貧電站項目59萬千瓦,總量位居全省第一。實現了442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光伏扶貧工程全覆蓋,帶動約9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光伏扶貧成為六安市區域特色產業,推動全市綠色減貧,闖出一條新路。
在舒城縣舒茶鎮,春茶上市的時節,每個周末小鎮都吸引了來自全省各地的游客。九一六茶園的半壁山場上映山紅和茶樹交相輝映。炒了一輩子茶葉的老人陳吉民如今被茶廠聘請了回來,專門指導來茶廠參觀的游客體驗炒茶。目前,舒茶鎮年接待游客10萬多人次,年實現茶旅綜合經濟收入2.6億元。
六安市立足安徽西部“生態屏障”定位,將綠色發展與綠色減貧深度結合。全市先后投資163億元,實施項目700多個,打造了“一谷一帶”“一嶺一庫”四大綠色發展平臺,通過發揮“區域產業”的社會效應、規模效應、帶動效應,改善了基礎設施條件,提高了貧困群眾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促進了貧困群眾就近就業和發展產業。截至目前,四個平臺覆蓋全市7個縣區103個鄉鎮,總面積1.1萬平方公里,已帶動超過40萬貧困群眾增收。老區人民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闖出了一條“綠色減貧”新路徑。
本版策劃:記者部 本版撰稿:本報記者 張大鵬 本報通訊員 楊秀玲 本版圖片:陳力 攝
關鍵詞:決戰決勝脫貧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