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李江峰:民事檢察人員該有怎樣的職業修養

2020年05月14日 14:48 | 作者:李江峰 | 來源:檢察日報
分享到: 

作者:陜西省人民檢察院 李江峰

職業修養,是一個人通過長期的自我學習、自我反省和自我鍛煉逐步養成的良好職業信念、職業道德、職業技能等內在職業品行。民事檢察人員肩負著對民事訴訟和執行活動實施法律監督的重要職責,堅守良知、精于技藝、敢于擔當的良好職業修養,與精準監督互為表里,是培根固本、做強民事檢察、促進司法公正的堅實基礎。

堅守良知。理性和良知是支撐司法公正的兩大基石。良知是基于自身價值觀和生活經驗對善惡、是非作出判斷的能力。明代哲學家王守仁認為:“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進而指出,人人都有良知,良知就是自己的光明本心。司法人員專業素質的缺失易導致對法律理解的偏差,而心中一旦蒙塵,就會斷然失去客觀公正的立場。從自我監督層面來看,良知就像內心的崗哨,監視著司法者的行為,“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際”,及時排斥各種可能造成偏倚的因素。

革除個人私心。陽明心學還認為,良知有時候會被個人私欲遮蔽,不能發揮“無所偏倚”的作用,因而需要不斷為自己光明本心拂去私心,擦亮心中明鏡的大智慧。從個人修養來講,當私心占據一隅,其內心是狹隘的,私心滿足時會竊喜,得不到時便喪氣,理智會被自己情緒所控制,完全感受不到內心坦蕩的快樂。民事檢察人員在審查案件中,可能沒有任何理由會對某些當事人有好感,而對另外一些人心生厭惡。從司法實踐角度看,私心會像灰塵一樣蒙蔽晶瑩剔透的光明本心,內心的明鏡便不能照清事實,是非判斷就會受到影響。民事檢察人員應當加強良知修養,反省摒棄私心雜念的困擾,在辦案中傾聽內心良知發出的聲音,作出合乎公平正義的判斷。

守住善良本心。善良本心是一座橋梁,可以縮短法律規范和社會現實之間的距離,幫助法律人獲得一種以人為本的司法信念和開放性的司法視野,將法律的溫度傳遞給需要的人。向檢察機關申請監督的人,可能在訴訟中受了委屈,他們已窮盡了所有的救濟方式,將申請檢察監督視為最后的“救命稻草”。在案件審查過程中,民事檢察人員要心中充滿正義,目光不斷地穿梭于案卷和社會生活之間,作出客觀公正的審查結論,讓實質正義在個案中得到彰顯。

精于技藝。事實的認定依賴于證據,而對于證據的評價依賴于法官的司法認知,不同的法官對同樣的事實可能作出不同的認定,對同樣的法律原則也可能作出不同的解釋,進而產生不同的裁判結果。民事檢察人員大多面對的是這類案件,這就要求能夠熟練運用法律規則,熟悉社會常識、生活常理、人之常情,并在更高層次上對法律原則和法律精神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掌握法律論證技藝,提高說服人的本領。對于民事檢察人員而言,法律文書寫作是應當具備的職業要素,寫好法律文書離不開法律論證。實踐中,有的法律文書缺乏透徹的分析和說理,法院采納率不高,監督效果大打折扣。提高法律文書寫作技藝,既要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又要會運用法律邏輯的縝密、法律修辭方式的婉約,使得抗訴書或檢察建議書具有規矩之美、簡約之美、精確之美。

對技藝的追求永無止境。清代著名啟蒙思想家魏源曾經說過:“技可進乎道,藝可通乎神。”“道”是合乎事物本質的一種自然秩序,大師們對技藝和作品精益求精,嫻熟的技藝不過是通往“道”的路徑而已。檢察工作是一門專業性、責任心要求非常高的職業,它要求民事檢察人員必須像善于切磋琢磨的古代工匠一樣,將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融入司法辦案的每一個階段、每一個細節當中,讓所辦理的每一個案件都成為精品,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

敢于擔當。民事檢察監督是一種為實現公平正義而設立的矯正機制,它以“審查”的方式判斷審判權行使是否正確,提出抗訴是對審判權作出否定性評價,督促審判機關重新審視并自我糾錯。檢察官辦案責任制是一種“誰辦案誰負責、誰決定誰負責”的責任機制,辦案檢察官是民事監督案件的第一責任人。民事檢察監督不能只停留在“糾錯”這種一元化層面上,不僅要對事監督,也要對人監督。對人監督更需要勇氣,民事檢察人員要發揮專業優勢,敢于監督、勇于擔責,主動對隱藏在錯誤生效裁判、虛假訴訟、審判或執行程序違法背后的審判人員違法行為調查核實,發現涉嫌存在違法違紀、失職瀆職、枉法裁判行為的,及時將案件線索移交追責,遏制司法腐敗,維護司法公正和法律權威。

《論語》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知識分子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品格是儒家文化的精神內核,也是民事檢察人員應當具有的優秀品質。在法治社會中,檢察官是社會公共利益的代表,承載了一種美德性的社會訴求。檢察官不再是簡單意義上的法律工匠,而是要擔負起守護社會倫理道德的責任。要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找準個案服務大局的結合點,善于從普通案件中發現、挖掘、提煉可以“做大做強”的價值點,通過個案處理影響某一類案件甚至社會整體風氣的價值性目標,維護積極向善的社會風氣,推動社會治理制度日臻完善。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民事 檢察人員 法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