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精準要聞 精準要聞
“一自三合”,為貧困戶發展產業解“四難”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然而,貧困戶在發展產業中普遍面臨“籌集資金難”“選擇項目難”“經營管理難”“市場銷售難”。
為解決貧困戶后顧之憂,激發他們發展產業的內生動力,靈璧縣在實施產業扶貧過程中,創新“一自三合”金融扶貧模式,通過戶貸戶用自我發展、戶貸戶用合伙發展、戶貸社管合作發展、戶貸社管合營發展,有效破解了“四難”。
2019年3月,靈璧縣根據中央組織部、國務院扶貧辦安排,在中國浦東干部學院(貧困縣黨政正職干部研討班)就靈璧金融扶貧“一自三合”經驗做法做典型發言。同年10月,靈璧縣金融扶貧實踐模式入選“全球減貧案例征集活動”最佳案例名單。目前,國務院扶貧辦向全國推廣靈璧縣“一自三合”模式。
“為擴大生豬養殖規模,我申請5萬元扶貧小額信貸,購買了能繁母豬3頭和飼料、疫苗等物資,經過兩年發展,從20多頭發展到100多頭,年盈利近20萬元。”靈璧縣虞姬鄉朱橋村貧困戶劉勤靈說。像他這樣憑借一技之長,以個人名義貸款,用貸款資金發展產業的貧困戶,在這個村還有18戶。
靈璧縣扶貧開發局工作人員表示,對于有創業意愿和創業能力的貧困戶,金融部門在強化風險防控的前提下做到“應貸盡貸”,為符合條件的貧困群眾給予最高5萬元信貸額度支持,鼓勵獲貸貧困群眾結合自身資源稟賦、生產習慣,以“戶貸戶用自我發展”的方式,獨立發展特色種養產業,實現穩定增收脫貧。
“貸款做產業,跟著合作社,走穩增收路。”同樣在虞姬鄉,貧困戶崔志瑋走的是“戶貸戶用合伙發展”的路子。他獲得扶貧小額信貸5萬元之后,與鄉里的益新養殖專業合作社簽訂合伙發展肉雞養殖協議,由合作社統一提供種苗飼料、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疫病防控、統一生產標準、統一回收產品。目前,崔志瑋年出欄3.5萬只肉雞,年收入約10萬元。
靈璧縣引導和幫助貧困戶與貧困戶、一般農戶、能人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建立合伙發展關系,開展代種代養、租賃、托管、訂單生產等合伙經營,帶動貧困戶共同發展產業,使貧困戶在參與中學有標桿、干有標準,學習技術、學會經營。該縣重點摸排具有帶貧能力的新型經營主體1000余家,按照輻射半徑3公里的帶貧能力,遴選200余家社會責任感較強的新型經營主體,支持貧困戶發展產業項目。
大廟鄉溝涯村貧困戶趙雅麗使用3萬元扶貧小額信貸作為啟動資金,從事竹制品加工,當年增收5000元。此后,她和另外18戶貸款貧困戶抱團成立竹枝加工專業合作社,實行線上線下同步銷售,每戶年增收2萬元以上。這19戶貧困戶選擇的是“戶貸社管合作發展”模式。該模式主要是針對貸款貧困戶“單打獨斗”發展產業面臨的原料采購成本高、生產經營管理難、銷售利潤流失大等問題,根據信貸資金流向和地緣關系,梳理相同產業,以“合并同類項”的方式,鼓勵貧困戶以扶貧小貸資金入社或成立農業合作社,通過戶貸社管合作發展,開展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管理、品牌化銷售,增強抵御風險能力和產業盈利能力。
在尹集鎮,17個行政村分別成立了1家村秸稈綜合利用合作社,107戶貧困戶帶著535萬元扶貧小貸資金入社并共同參與經營管理。在政府引導下,17家合作社抱團,與鎮域內的光大生物能源(靈璧)有限公司以股份合作的形式協作,成立抗風險能力更強的聯合社,助力貧困戶穩定增收,壯大村集體經濟。這種模式稱之為“戶貸社管合營發展”。由于引入和發揮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的資金、技術、信息、銷售和服務優勢,充分發揮新型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解決了貧困戶發展產業“怕虧本折錢”的后顧之憂,保證了合作社和貧困戶資金安全、穩定收益和生產就業能力的提升。靈璧縣整合產業扶貧、果業發展、養殖項目補助等各類項目資金,幫助和扶持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對帶貧成效穩定的新型經營主體給予政策和項目扶持。
“我們不僅把小額信貸的制度設計好、模式實踐好,更注重防范金融風險。”據靈璧縣扶貧開發局工作人員介紹,在推進扶貧小額信貸中,靈璧縣堅持底線思維,創新建立健全風險防控、風險分擔和風險緩釋等機制,確保“貸得快”“管得好”“還得了”。
靈璧縣財政安排扶貧小額信貸風險補償專項資金5366萬元,并為獲貸貧困戶購買人身意外傷害險,同時探索建立包括農產品收入險、第三方責任險、人身意外傷害險、大病醫療保險和貸款保證保險于一體的“一張大保單”綜合保險機制,最大限度降低貸款風險。
此外,靈璧縣建立逾期風險預警機制,對即將到期的扶貧小額信貸,提前1個月向鄉鎮發出預警,及時提醒貧困戶準備還款資金,逾期的由鎮村在1周內清收到位,最大限度降低貸款風險。
截至今年5月,靈璧縣通過“一自三合”模式累計投放扶貧小額貸款8.11億元,為17604戶貧困戶發展產業、增收脫貧注入金融“活水”。
“靈璧縣推行的‘一自三合’模式,有效解決了貧困戶發展生產的資金短缺問題和貸款風險難題。”靈璧縣扶貧開發局局長唐銳說,這一模式立足于貧困戶的現實需求和自身特點,立足當地特色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為不同貧困戶“量身”選擇產業發展模式,保持了貧困戶參與實際生產的基本前提和貧困戶使用貸款資金的主體地位,“因此,它確保貸款貧困戶發展產業有資金、有路子、有項目、有帶動、有效益,激發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走出了一條可供推廣的‘金融+產業’帶貧減貧之路。”
關鍵詞:為貧困戶發展產業解“四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