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線傳真 一線傳真
開對“藥方子” 拔掉“窮根子”
本報記者張謙
“車子來了,快來領雞苗!”7月24日一大早,左權縣羊角鄉武家坪村的廣場上比往日熱鬧了許多,隨著一輛載有雞苗的小貨車緩緩駛入,大家有的抱著紙箱子、有的抬著雞籠子,紛紛擁到廣場中央。
“每位貧困戶都有雞苗,大家不要擁擠,排隊領取。”在雞苗發放現場,一位中等個頭、皮膚白凈的中年男子在廣場中央高聲吆喝著,他就是羊角鄉武家坪村原駐村扶貧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楊彬彬。
武家坪地處大山深處,交通不便,產業單一,貧困人口占到全村人口的50.6%,一個“貧”字像一塊大石始終壓在村民頭上。
2017年,楊彬彬受晉中學院委派來到武家坪村擔任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自此,如何為村里找到投入低、見效快的產業項目,就成了壓在他肩上的一副重擔。他發現村里家家養雞,就思考著因地制宜從蛋雞品種上找突破。在數次請教省農科院專家后,最終為村民推薦了營養價值高、市場反映好、生存適應性強的綠殼蛋雞,讓蛋雞養殖成為村民在家就可致富的脫貧產業。
“普通雞蛋每公斤6—7元,綠殼雞蛋每公斤至少能賣到20元,這可是個脫貧致富的好項目。”楊彬彬說。
當年8月,楊彬彬把晉中學院幫扶的1570多只雞苗分發入戶,還把辛苦拉來的1.5萬元贊助費給52戶貧困戶發了補貼。村民董海廷高興地把雞苗捉回去,用領到手的每只雞10元的修繕補貼搭建了雞窩,當年他就獲得了7000多元的收益。
要想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只有開對“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養雞項目讓貧困戶生活有了起色,可簡單的“雞生蛋,蛋生雞”散戶發展模式楊彬彬并不滿足,讓武家坪走出一條特色產業發展之路,讓村集體和村民共同富、長久富才是他的最終目標。
楊彬彬以蛋雞養殖為基礎延伸發展思路,在國家商標總局注冊了“羊角跑山”系列商標品牌,并對品牌雞蛋做了富硒產品檢測認證。同時,探索建立“農戶+合作社+消費者”的“巢狀市場”模式拓寬銷售渠道。此外,積極爭取180萬元財政資金建成1100多平方米的“羊角跑山”系列農副產品加工廠,走承包經營路子把“羊角跑山”系列品牌做大做強。
“一個人樂不算扶貧,全村人樂才是我的心愿。”為讓更多人脫貧,除了項目支撐,楊彬彬也在認真研究扶貧政策。村民郭錄太家有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的硬件,但他擔心電池板太重會影響房屋結構,楊彬彬就給他講原理、舉例子,直到他顧慮全消;有村民不明白“帶資入企”“易地搬遷”,楊彬彬就一遍遍把政策內容揉碎了講給大家聽……在他的努力下,全村40戶村民辦理了小額貸款手續,符合條件的村民全部參與了光伏項目。
隨著幫扶工作的深入,楊彬彬改變當地貧困現狀的想法也越來越清晰。看著武家坪如畫的風景,楊彬彬又有了新想法。他籌資開發羊角鄉中草藥飲品研究制作項目、石灰窯生態旅游項目,同時還打造晉中學院寫生基地,這下讓武家坪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一下成了方圓百里有名的旅游觀光地。
在楊彬彬的帶領下,2018年,武家坪順利實現了脫貧摘帽,還被左權縣委授予了“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基層黨建示范村”等榮譽,楊彬彬本人在2019年獲得“山西省脫貧攻堅創新獎”。
2019年5月,楊彬彬圓滿完成扶貧使命,回歸單位本職崗位。今年5月底,左權縣號召2019年度已輪換的駐村干部返崗加強幫扶力量。6月初,積極響應號召的他再次回到了幾年來為之奮戰并終生牽掛的武家坪。
入戶宣講扶貧新政策、為村里發放第二批綠殼蛋雞苗……重返武家坪后,楊彬彬一頭便扎進了幫扶工作中。
“楊書記能回村來可真好。上次的30只雞苗我掙了1.5萬元,這次有了養殖經驗,又申領了50只,我一定好好養,不等不靠,早日致富!”在雞苗分發現場,62歲的貧困戶董書何抱著活蹦亂跳的小雞仔喜笑顏開。
“帶領鄉親致富是我的職責,更是我的榮幸。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我定不負時代、不負組織、不負武家坪村的父老鄉親。”楊彬彬的承諾擲地有聲。
關鍵詞:開對“藥方子” 拔掉“窮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