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精準要聞 精準要聞
青海農牧民:綠色小康路 越走越帶勁
6年前,43歲的索成習慣騎在馬背上的游牧生活。但現在,他更喜歡騎著摩托車,履行“生態管護員”的職責。
與他一起工作的還有153名青海省瑪多縣斗江村的村民,他們分成12個小組,在三江源腹地巡邏,制止管護區域內亂砍濫伐、濫捕亂獵等破壞生態的行為,并對草原、濕地、林地、河流、湖泊等進行日常巡視,撿拾沿途垃圾。
“剛開始,每天都有幾大袋垃圾,現在方圓幾十公里都看不到。”索成自豪地說。瑪多縣的湖泊總數從1800個恢復到5849個,這凸顯了索成及伙伴的工作價值。
筑牢生態之基
瑪多縣因生態破壞吞食過種種苦果。
上世紀80年代,瑪多發現了黃金礦,上萬名淘金者蜂擁而至、亂開亂挖,致使瑪多縣70%的草地退化,降水量也驟然減少。到2004年,這個“千湖之縣”內,面積大于0.06平方公里的湖泊只剩200多個。
水少了、草少了,牧民的生活也越來越難。索成告訴記者,自己祖祖輩輩以放牧為生,眼見雨下得少了,花也不開了,一到冬天,牛羊就吃不上草,牧民還時常因黃河斷流陷入沒水沒電的困境。出于無奈,2012年,索成帶著妻子、女兒離開了牧區。
黨的十八大以來,青海省將生態保護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瑪多縣也開始全面實施沙化治理、禁牧封育、退牧還草、移民搬遷等生態保護與建設項目,并在2016年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
對草原有特殊情感的索成第一時間報名,負責斗江村周邊200多公里的生態管護工作。
巡邏一趟往往需要5-7天,要帶上吃的、穿的和帳篷,有的地方摩托車過不去,他們還要找附近的牧民借牛、借馬,偶爾還會遇到野獸,但索成從沒有一次叫苦叫累。
“環境好了,我們也是受益者。”這名淳樸的藏鄉漢子笑著說。現在,他每個月有1800元工資,平常休息時,還兼職做導游。此前,托管給親人的牛羊也入股合作社,他不僅能獲得定期分紅,還不怕牛羊餓死、凍死。最重要的是,他的兩個女兒可以再次看到星羅棋布、波光粼粼的千湖奇觀,也不會再為今后的生計發愁。
找準致富方向
要走穩綠色小康路,不僅要通過管護、杜絕破壞環境的行為,還需要當地群眾自發形成環境保護意識。阿尼瑪卿雪山下的瑪沁縣雪山鄉作出了示范。
過去,雪山鄉是一個純牧業鄉,放牧牛羊和采挖蟲草是村民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前些年,作為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一的阿尼瑪卿山成為旅游熱點,村民開飯店、農家樂,收入驟增。但隨著游客蜂擁而至,雪山鄉的自然環境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壞,河流不再清澈、垃圾也隨處可見。
“這片土地應該是美麗無瑕的。”生于斯長于斯的關卻卓瑪坐不住了。2011年,她和村里的7個姐妹成立了一個牧女環保小組,一起上山撿拾垃圾。她們還將每月的15日和30日定為“牧女小組環保日”,在這一天,她們發動親友一起向村民和游客宣傳環保理念和環保知識。
目前,牧女環保小組已發展到37名成員。在她們的宣傳下,游客的不文明行為也顯著減少。
2018年,為維護和恢復三江源區域天然生態環境,青海省旅行景區質量等級鑒定委員會撤銷了阿尼瑪卿景區國家AAA級旅游景區的資質。
為了讓雪山鄉的群眾繼續奔小康,當地政府調整產業,建起果洛州唯一一家雪糕廠。“生產牦牛奶雪糕和牦牛奶冰激凌所需的原料,從牧民手中收購,公司員工也優先從貧困戶中招聘,此外,公司還會在年底分紅。”雪山鄉黨委書記劉成財介紹。
關卻卓瑪帶領姐妹們成立了瑪沁縣雪山葉桑畜產品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出產牛羊肉、酥油、冬蟲夏草、野生蘑菇、雪蓮花等土特產和各種民族手工藝產品。
邁進小康生活
一座座干凈整潔的庭院、一棟棟別致的小木屋、一個個敞亮的農家院……青海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朔北藏族鄉東至溝村和邊麻溝村由原本的落后村變成旅游度假村。來往“邊麻溝花海”景區的車輛絡繹不絕,游客們在花海里拍照,孩子們蕩秋千、坐小火車,玩得不亦樂乎。
朔北藏族鄉黨委書記黃玉珍介紹,海拔2800多米的東至溝村和邊麻溝村,是以漢、藏、蒙古等民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村,因偏遠、高寒,飽受霜凍、冰雹、干旱等自然災害困擾,村民基本靠天吃飯,收入較低,曾是典型的貧困村。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來青海旅游的人數逐年攀升。2017年,東至溝村以東西部扶貧協作為契機,建成“十八鋪”旅游商品集散區和21棟鄉村旅游休閑木屋,全面啟動鄉村旅游項目。
環境好了,越來越多的村民從中嘗到甜頭。38歲的趙文科告訴記者,由于父母身患疾病,孩子需要撫養,之前他們一家的日子一直過得緊巴巴,靠種地每年收入只有5000多元,為貼補家用,他時常外出打零工,在工地搬磚一天能掙100多元,但收入很不穩定,“連老人的醫藥費都不夠付”。
2018年,看著村里的旅游業蒸蒸日上,趙文科便鼓勵妻子王國琴參加了短期技能培訓班,學習了烹飪技術,夫妻倆合伙辦起了“國琴農家院”。旅游旺季,他們一天能接待100多人,收入達到了7000多元。
“真是過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趙文科說,以前兒子想吃肉,他只能買得起手掌大的一塊肉,衣服只有幾件,“現在打開冰柜都是肉,打開衣柜都是新衣服”。
吃上“旅游飯”,趙文科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帶勁,除了開辦農家院,他還參與產業扶貧,成立了大通屯田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了30余畝當歸,從“自己奔小康”變成了“大家奔小康”。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豪 見習記者 石佳 來源:中國青年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