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精準要聞 精準要聞
西藏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2.4%:致富途徑多 生活甜又美
國道317線穿村而過,“西藏解放第一村”的牌匾靜靜豎立在村口。如今,昌都市江達縣崗托村老村換新顏,村民的日子越來越好。
走進崗托村,幾戶人家正修新房。村民貢松格來指著其中一棟還未完工的二層小樓介紹,“窗戶大,房間大,采光好,設計也很科學,以后住起來肯定很舒適。”
63歲的貢松格來,摸了幾十年方向盤,見證了這些年的發展。
“小時候就喜歡坐在村口,等著有汽車經過,那時候車很少,經常幾天都等不來一輛。”一旁的村民江勇次仁插話:“民主改革剛開始的時候,整個江達縣就三臺車,一臺解放牌大卡車,一臺北京牌吉普車,還有一輛公路養護段的工程車。現在大家都富裕了,很多人家都有車。”
1971年,14歲的貢松格來前往拉薩學開車。1976年,貢松格來做了一個影響他一生的決定:湊了4000元買了一輛二手的解放牌貨車。由此,他成為崗托村第一個買車跑運輸的人。
從昌都、林芝拉礦石和木材到成都,從成都拉大米、面粉、磚茶等生活用品到昌都、拉薩,一個來回4000多公里。跑運輸41年,貢松格來已記不清在國道317線上跑了多少趟。“以前都是土路,凹凸不平,對輪胎磨損很大,而且路況不好,經常堵車。有一次遇到塌方,我在路上堵了一個多月。”
貢松格來口中的土路,原是用鐵錘、鋼釬、鐵鍬、鎬頭開出的一條天路。1952年11月20日,川藏公路通車到昌都;1954年,川藏公路(當時稱“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均實現通車到拉薩。如今,西藏公路通車里程已突破10萬公里,較2012年底增加3.9萬公里。
土路變柏油路,一座座橋梁架起,一條條隧道相繼貫通……貢松格來的車也從二手解放牌換成了載重5噸的小卡車,后來又換成一輛嶄新的東風重卡。“以前從崗托村到成都需七八天,到拉薩要半個月,現在都只需兩三天。”
勤勞能致富,貢松格來的收入也越來越高,從一年不到2萬元逐步增長到一年20多萬元。崗托村也興起了一股“運輸熱”,前前后后有10多名村民拜貢松格來為師。
“崗托現在可是不折不扣的汽車村,農牧業、外出務工和運輸業成了大家增收致富的三駕馬車。”江勇次仁說。
在西藏,隨著基礎設施逐步提升,像崗托村這樣的“汽車村”越來越多,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的渠道也越來越多。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9年,西藏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697元增加到12951元,年均增長12.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則由18362元增加到37410元,年均增長10.7%。
關鍵詞:西藏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