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線傳真 一線傳真
“開發式”扶貧增強“造血”功能——江蘇常州對口幫扶陜西安康紀實
【脫貧攻堅·東西部扶貧協作】
日前,作為脫貧攻堅“蘇陜協作”的結對幫扶區縣,陜西省安康市石泉縣與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合作的“長蕩湖1號”河蟹新品系生態養殖技術在陜西石泉扶貧中應用示范等農業產業項目,獲得了常州市農業科技支撐扶貧項目支持。自2018年以來,金壇區累計有5項蘇陜協作的農業產業合作項目獲常州市科技項目支持,累計獲得資金110萬元。
貧困人口數量居陜西省第一、貧困發生率居全省第二的安康市,在常州市傾力幫扶下,連續5年多項經濟指標增速在陜西省排第一。今年2月,安康實現全域九縣一區全部脫貧“摘帽”,占陜西省近五分之一的貧困人口歷史性告別貧困,兩地齊心協力啃下了這塊“脫貧攻堅”硬骨頭。
脫貧“摘帽”的背后,是25年來常州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與安康共商工作推進機制的不懈努力。2017年以來,常州市累計援助安康市蘇陜扶貧財政資金20.1088億元,安排扶貧協作項目1525個,覆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3萬余人。
小玩具帶動大產業:要引進企業,更要培育產業鏈
走進恒安毛絨玩具廠生產車間,玩具散發出淡淡的甜甜香味。這是一個盲盒,當你打開后,才知道自己會獲得一個什么樣的玩具。據車間負責人介紹,這款產品主要出口歐美市場,訂單已經排到了四個月后。
恒安毛絨玩具廠是常州市對口幫扶安康市工作組2018年從揚州引入的一家企業,招收當地員工680人。恒安所在的恒口示范區毛絨玩具文創產業園,目前已落戶40多家企業,形成了從毛絨玩具前端設計到終端銷售的完整產業鏈。
離家近、門檻低、收入穩定,老百姓都說“這是個吹糠見米的產業”。
在松壩緣標準化廠房里,一組組長朱同云帶領年輕的組員,干著廠里較復雜的工序。她每天步行10多分鐘上班,月收入3000元左右。她說,就近就業,一方面可以掙錢養家,一方面可以料理家務、照顧老人,挺好。
毛絨玩具文創產業已成為安康發展最快、帶動力最強的扶貧產業、富民產業。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安康市成為陜西省易地搬遷的源發地。安康市累計建設易地搬遷安置區1364個,搬遷群眾26.84萬戶、94.1萬人。大量搬遷到城市的農民變成市民后無事可做,尤其是近5萬名留守婦女,無技術、文化低。
如何讓這批面廣量大的搬遷群眾能夠“搬得出、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成為常州和安康兩市政府的“頭等大事”。
“安康可以把移民安置社區作為承載地,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具體以毛絨玩具為主導,建設‘新社區工廠’,把農民變成產業工人,產業無污染、就業容量大、入職門檻低,還可迅速帶動脫貧。”在一個多月的密集調研后,常州市對口幫扶安康市工作組提出了具體思路。
依托常州市對口幫扶安康市工作組23名掛職干部牽線搭橋,統籌市縣招商精干力量“叩門”對接玩具行業領軍企業,僅用兩個月就實現了安康首家毛絨玩具工廠掛牌投產。
為加快產業承接速度,安康市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毛絨玩具文創產業發展打造安康新興支柱產業的意見》等6個產業扶持優惠政策。設立了1億元專項資金支持玩具企業發展,并通過蘇陜協作資金直接扶持、設立蘇陜協作財信擔保基金、“新社區工廠”發展專項補助等方式,讓落戶企業迅速形成產能。
一批批毛絨玩具從安康發往世界各地。2019年,天利宇、愛多寶、紫陽迪鑫等6家重點玩具企業已完成自營出口4700萬元,共有14家毛絨玩具企業被認定為新增規上文化制造業企業。
女媧茶“飛”出大山:市場要什么,安康產什么
每年5月中旬到7月初,是安康市平利縣女媧茶的夏茶采摘、加工期。女媧鳳凰茶業現代示范園區是常州安康兩地合作建設的蘇陜扶貧協作產業項目。該項目在蘇陜扶貧協作資金的支持下,發展成為集種植、加工、銷售和茶旅開發于一體的茶飲產業鏈項目,并通過技術培訓、勞務用工、產品回購等形式,帶動106戶384名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現代示范園區位于平利縣老縣鎮蔣家坪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01戶537人,是平利縣8個深度貧困村之一。盡管平利是歷史悠久的茶鄉,但因為交通不便,雖有好茶卻無買家,多年來鄉親們的日子一直過得緊巴巴。
安康市女媧鳳凰茶業現代示范園區茶廠負責人羅延會告訴記者,茶廠年產值約為400萬元,營銷中心的餐飲也有四五十萬元收入。去年帶動貧困戶106戶共384人,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在平利,因茶脫貧的不只蔣家坪村。依托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和生態優勢,平利建成了10萬畝高效茶園、10萬畝絞股藍、10萬畝富硒糧油、10萬頭生態豬、10萬畝中藥材“五個十萬”現代農業,帶動14238名貧困人口實現增收。
常州在對口幫扶過程中,因地制宜地發展大閘蟹、小龍蝦、有機白菜等產業,并圍繞“市場要什么,安康產什么”的新思路,推進與安康在生豬養殖、中藥材種植、生態漁業等方面的產業合作,真正實現“一邊豐富常州市民的菜籃子,一邊鼓起安康貧困家庭的錢袋子”。
安康旬陽縣天佑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由當地農民胡來春于2012年創辦,養殖了黑土豬、小龍蝦,種植富硒大米等農產品。2017年,在常州市對口幫扶安康市工作組牽線下,合作社與常州市揚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簽訂了產銷協議。2019年,天佑的農產品在常州銷售超過300萬元。他們還在常州成立了銷售中心,打響安康富硒農產品品牌。
農產品龍頭企業培養了一個又一個。在旬陽縣城關鎮龍頭村,46歲的王茂均把以前的老供銷社改造成了拐棗釀酒廠。緊鄰的山上種有1000多畝拐棗樹,能年產50萬到100萬斤酒,產值達3000多萬元。
在150萬元蘇陜協作資金扶持下,酒廠的規模擴大了。如今,金茂生態農業還成立合作社吸納就業、推廣林下種養殖、搭載電商直播消費扶貧。全縣拐棗種植面積達36.9萬畝,占全國總產量的80%,實現產值1.57億元。
今年上半年,常州累計采購、銷售4951萬元的安康貧困地區農產品,安康綠色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
三年互派近千人“接力”: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的起點
初夏時節,在漢陰縣城關鎮中壩村2000畝獼猴桃產業園區內,溧陽援陜農技師、漢陰縣農業農村局執法大隊副大隊長滕健康,正在指導技術員修剪枝條。漢陰土壤硒含量在40%以上,適合獼猴桃生長,這種紅心品種三年掛果、五年豐產。
按照當地扶貧政策,一個搬遷點周圍,配套一個社區、一個社區農場、一家社區工廠。2017年,陜西果業集團在這里設立了獼猴桃標準化種植示范園區,吸納易地搬遷戶尤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就近就業。三年來,通過實踐摸索和蘇陜協作的“農技強兵”長線幫扶,農戶們變成了種植技術員。
滕健康告訴記者,農科站的技術人員帶動當地栽培能手,上半年已經培訓了六次。
不久前,園區的獼猴桃注冊了品牌“硒獼一號”,預計今年每畝凈利潤能達到1萬元,成為名副其實的“致富果”。
在蘇陜協作300萬元幫扶資金的支持下,中壩村獼猴桃產業園正在試點建設200畝高標準水肥一體化及配套設施,雙河口鎮鳳柳村也在推進100畝獼猴桃標準化基地及灌溉設施建設。未來,“遠程監管”智慧化種植,不僅能節水節電,農戶們還可以“穿著皮鞋管田地”。園區還將與溧陽加深農旅合作,開發獼猴桃精深加工,打造田園綜合體和水上民居,實現“園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的蝶變。
從“輸血”到“造血”,2017年以來,常州向安康選派幫扶干部46人次,專業技術人才455人次。安康向常州選派322人次專業技術人員掛職鍛煉和交流學習,83名貧困學生到常州職業學校就讀。
與安康結下25年深厚幫扶情誼的常州,對口協作的步履沒有任何停頓。常州市駐安康市扶貧工作組組長、安康市政府副秘書長張宇告訴記者,常州幫扶安康的總體思路是市場化運作,引進與秦巴山區要素稟賦相契合的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引進能人和培養能人相結合,做到即使幫扶隊伍走了,項目還能繼續運轉良好。
不光是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安康百姓素質也在穩步提高。
“脫貧攻堅不僅使人的腰包鼓了,思想認識也提高了,內在更美了。”安康市平利縣錦屏社區黨支部書記江慧麗說。平利縣錦屏社區有居民4000多人,主干道路上沒有垃圾桶,路面卻看不到垃圾。社區還借鑒常州在全國率先發起建立的“道德講堂”,推舉德高望重的人擔任鄉賢,弘揚尊老愛幼、勤儉節約等傳統美德。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張宇說。如何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讓百姓持續增收、防止返貧?張宇表示,我們非常有信心,在未來能夠繼續把“開發式”扶貧落到實處,讓安康的綠水青山真正成為金山銀山。
常州與安康的共奔小康“協奏曲”,還在繼續譜寫。
(本報記者 蘇雁)
關鍵詞:江蘇常州對口幫扶陜西安康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