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伸向孩子的網絡黑手,看不見摸不著,打得實嗎?
新華社廣州3月29日電 題:伸向孩子的網絡黑手,看不見摸不著,打得實嗎?
新華社記者
29日是第26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講座、戲劇、展覽、演練……各地中小學圍繞今年“知危險,會避險,守護安全成長”主題,自選安全教育內容,開展了形式豐富的教育活動。
信息時代,孩子的學習、消費、出行、娛樂都離不開互聯網。一些看不見的網絡黑手:網絡霸凌、詐騙、色情、性侵……正頻繁伸向未成年人,給傳統安全教育帶來新挑戰。
進行時:花兒與少年,成長與安全
“叔叔,這個車是干什么用?”“叔叔,消防服是防火的嗎?”“叔叔,這個面罩里面有氧氣嗎?”孩子們開啟“十萬個為什么”模式:滅火器的分類、消防用品怎么儲存與使用、火災中如何自救、生活中如何防火。
26日,遼寧錦州市松山新區消防救援大隊學苑路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員叔叔正耐心地給前來參觀的錦州市實驗學校的學生們進行解答、示范。
這幾天,除了消防員叔叔,交警叔叔也很忙。內蒙古、山西等地的交警叔叔走上講臺,告訴同學們怎么認識交通信號燈、交通標識以及走路、乘車、騎行安全,圖文并茂、結合案例警示同學們交通危險在哪里。
結合教育部今年1月啟動開展的防范中小學生欺凌專項治理行動,廣州市協和中學在安全教育日這天聚焦校園欺凌話題,舉行“應急安全教育進校園”公益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儀式上,公益人偶劇《別讓語言成為你的攻擊武器》,專家講座《拒絕校園欺凌,共建和諧校園》以及有獎知識問答等讓同學們收獲滿滿。
到目前為止,該公益活動已走進廣州20所學校,以知識講座、互動游戲、實踐演練、知識問答、器材展示體驗等形式向廣州中小學生傳播安全出行、防火、預防意外傷害、溺水、急救等與中小學生密切相關的應急安全知識。
新挑戰:看不見摸不著的網絡黑手
除了傳統的安全隱患外,基于互聯網催生的網絡欺凌,網絡欺詐,網絡性侵等,讓家長孩子手足無措,傷害性往往更大。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調查顯示,近半數以上青少年受到過網絡欺凌。所謂“網絡欺凌”,指利用互聯網做出的針對個人或群體惡意、重復、敵意的傷害行為。日前,一位初中女生遭受網絡霸凌的報道刷屏。有公眾號為了有償刪帖造謠該名初中女生是“渣女”,致其重度抑郁,不敢告訴家人,不敢去學校。
一位沈陽媽媽向記者道出育兒“掃碼焦慮”:網游掃碼支付,一不留心錢包空了;掃碼加好友,朋友圈不可控。
網絡消費陷阱多,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往往中招。中國刑事警察學院禁毒與治安學院副教授王曉明說,涉及網絡付費游戲、網絡直播打賞、網貸等案例近年都多發,這些讓青少年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損害其身心健康。
2019年,廣州警方聯合中山、哈爾濱和浙江警方摧毀一個從境外走私國家管制精神藥品,通過網絡銷售的販賣毒品團伙。該團伙在互聯網上販賣一種聲稱可以提高專注力和學習成績的“聰明藥”,實為毒品。受害人多為中高考考生,危害巨大,甚至有因長期服用造成依賴,最后精神抑郁自殺的案例。
網絡信息“暴力”鋪天蓋地,讓人猝不及防。遼寧錦州市實驗學校副校長郭舒野說,網絡是一個信息的寶庫,同時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網上各種信息良莠并存,真假難辨。一些不良信息會對中小學生產生極大的危害,其中包括危害身心健康、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弱化道德意識、影響人際交往能力、影響人生觀、價值觀等。
為孩子密織一張安全網絡
郭舒野建議,對中小學生開展網絡安全教育刻不容緩,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努力,包括向學生介紹各種網絡危害的形式,講解如何鑒別、規避網絡風險等。同時要求學生做到:未經父母同意,不將姓名、住址、電話等個人信息告訴他人;未經父母同意不在網上購物或打賞;不在網絡上發布攻擊性語言,網絡上有人攻擊自己要及時告訴家長處理;未經父母同意,不和網上認識的人見面;不玩網絡游戲和購買裝備等。
王曉明表示,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缺乏自我防護能力,他們在享受網絡便捷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多的網絡風險。她建議,學校層面要把網絡安全教育放在與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禁毒等傳統安全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不能僅限于課本講授,可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特點,提倡開展“講安全故事,唱安全歌曲,編安全童謠,做安全體操”等活動,豐富安全教育內容,寓教于樂。
同時,可以通過聘請校外專家、志愿者服務等方式,引入校外安全教育師資。如加強與公檢法、消防、醫院等方面的干警、醫務人員以及社區志愿者合作,聘請他們定期到學校為學生開展安全教育或者為教師做安全專題培訓等。
“家庭對網絡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著孩子對網絡安全的正確認知。向家長傳授安全知識與技能,提升家長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責任意識,也十分關鍵?!蓖鯐悦髡f。
一些網絡安全監管部門工作人員建議,除進一步加強對不良信息的監管外,企業針對銷售給學生的產品要有檢測保護機制,屏蔽不良信息。其他產品也應針對學生與社會用戶區分網絡,加強軟件使用的實名制等。(記者鄭天虹、王瑩、楊淑馨、李恒)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網絡 孩子 安全教育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