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資訊
近兩成50歲以上人群患骨質疏松癥
專家提醒:四類高危人群應早做篩查
人民政協網北京6月29日電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一種靜悄悄的疾病也在中老年人當中蔓延。骨質疏松癥也俗稱為“骨頭脆”,高發于50歲以上的群體。“骨頭脆”最大危害就是容易造成骨折,隨之而來還有更加難以對付的并發癥,因此如何有效預防和診治骨質疏松癥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50+人群易發生“骨頭脆”,其中女性患病率更高
中國到底有多少中老年人患有骨質疏松癥? 2018年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我國首次骨質疏松癥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骨質疏松癥已成為我國50歲以上人群的重要健康問題,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松癥患病率為19.2%,其中中老年女性骨質疏松癥問題尤為嚴重,患病率高達32.1%。
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前任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夏維波教授先后主持或參與多部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和共識撰寫,并牽頭完成了我國多項骨質疏松癥及其骨折的流行病學研究。他表示:“骨質疏松癥是一個多因素所致的遺傳環境疾病,年齡是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年齡越大,骨質疏松癥的患病率就越高。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占18.70%,與2010年相比上升5.44%。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預計我國骨質疏松癥患者和骨量減少者可能遠遠超過2018年的流調數據。”
骨質疏松癥危害被低估了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患者出現了腰酸背痛,以為是勞累引起的,從沒意識到是發生了疾病,等駝背非常嚴重時去醫院檢查,才發現已經發生椎體骨折。
夏維波教授表示:“骨質疏松癥往往因為早期癥狀的隱匿,導致很多患者無法及時發現。據最新中國社區居住絕經后婦女骨質疏松椎體骨折研究發現,約15%的絕經后婦女患有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而其中接近50%并沒有得到診斷。”
此外,從骨質疏松癥發展到骨折也是大家不愿看到的,一旦發生骨折就要面臨手術,而要在非常稀松的骨質里打入鋼釘就像在一盤沙土中打樁,近乎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即便手術成功,術后的長期臥床也會導致各種并發癥,肺炎、褥瘡、靜脈血栓,甚至死亡。以髖部骨折為例,有數據顯示,骨質疏松癥患者髖部骨折以后,20%會在一年內死亡,再加上長期臥床導致的一些并發癥,即便存活下來,多數患者會留有殘疾,50%不能生活自理。
當心骨頭在悄悄變脆,四類人群早做篩查
骨質疏松癥常被稱為“寂靜的殺手”,這是由于骨丟失時并不引發疼痛等不舒服的癥狀,所以在年紀漸長的過程中,很多中老年人根本沒意識到骨骼和時間都在無聲中流失了,骨質疏松癥悄然而至。
夏維波教授提醒:“如果中老年朋友一旦發現自己出現駝背、身高變矮等,就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做骨密度和胸腰椎側位X線等檢查。另外,對于50歲以上人群,尤其是女性,建議做骨密度篩查,對自己的骨頭狀況做到心里有數。”
那么,哪些人群需要提早做骨質疏松癥篩查呢?骨質疏松癥的高危人群主要有以下四類:
具有骨質疏松性骨折家族史的人群;
月經遲來、月經稀發或閉經早的女性;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如體力活動少、吸煙、過量飲酒、飲過多含咖啡因的飲料、營養失衡等);
服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的患者(如糖皮質激素、抗癲癇藥物、芳香化酶抑制劑、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等)。
預防骨質疏松癥可以從兩個方面做起。首先養成這些可以預防骨質疏松癥的生活方式:國內外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中都提出,喝牛奶、曬太陽、有氧運動都是有效預防骨質疏松癥的方法。
但同時,夏維波教授強調,補鈣以及改善生活方式只是基礎性的預防措施,對于骨質疏松癥防治是必須的,但又是遠遠不夠的。一旦確診骨質疏松癥,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正確用藥,采用有效的抗骨質疏松癥藥物來達到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風險的目的。
除此之外,為提升基層醫療機構骨質疏松癥的診療水平,6月22日,由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發起的“歡欣骨舞,愛她50+——關愛骨質疏松”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作為項目課題指導單位,“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與骨礦鹽疾病分會”作為學術指導單位,并得到“歐加隆(上海)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的共同公益支持。(舒怡)
編輯:程梓恒
關鍵詞:骨質疏松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