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聞
解碼新時代黨群關系“方程式”
新華社北京8月5日電題:解碼新時代黨群關系“方程式”
新華社記者董素玉、屈辰、烏夢達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繼續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對全黨發出偉大號召。
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如何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進一步密切黨群關系,成為擺在各級黨組織和9500多萬名黨員面前的必答題。
新華社記者日前深入北京、內蒙古、湖北、江西等地,聚焦各地探索出的新辦法新舉措,解碼新時代黨群關系“方程式”。
加——長效機制架起黨群“連心橋”
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在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水南畫眉站,工作人員鄭彩平還記得,前些天,水南畫眉站所在的金山社區開展“親情連線”志愿服務活動,黨員干部和志愿者來到80多歲老人董明媛的家中,幫助其給女兒撥打視頻電話,促成“云團圓”。
“怎么頭發那么白了都不染?”董明媛笑著問女兒。
女兒笑著咧嘴回答,“媽媽的話一定聽”,并囑咐家人注意身體。
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董明媛說,社區黨員干部經常主動上門,幫助自己和子女“面對面”述說親情,緩解思念之苦,“太感謝了”!
互聯網時代,一方面,需高度重視網絡民意表達,走好網絡群眾工作路線;另一方面,部分老人特別是農村留守老人對互聯網不熟悉,其家門口、炕頭前的“小事”,同樣需要黨員干部長期關注,做好黨員聯系服務群眾的機制化建設。
“我有肺氣腫,老伴兒膝蓋總疼,兒女也不在身邊。”看到村里幾位“紅馬甲”志愿者進門,66歲的袁寶柱“感覺親人來了”。
拉家常、代辦低保、解決供暖問題、報銷醫藥費……由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固陽縣新建村黨員干部組成的“拉話話”志愿服務隊隊員,經常看望袁寶柱,生怕他有苦無處訴、有難沒處解。
講一百條道理,不如為群眾辦一件實事。
兩年來,針對群眾遇到的突出難題,“拉話話”志愿服務隊從一件件小事入手,暢通聯系服務群眾渠道,對群眾“掏出心窩子”。群眾也自然將“拉話話”志愿服務隊員看成自己人。
“服務群眾的黨員人數增多、擔負的職能擴大;黨員從被動走訪到主動上門、群眾從問啥答啥到搶著交流;干部聯系服務群眾的意識更強、對新時代黨群關系的理解更深。”在志愿者之一、新建村黨支部副書記張鳳珍看來,“拉話話”志愿服務“拉”出的這些變化,讓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的相關機制更加牢固。
進入新時代,構建黨員聯系群眾的長效機制,架起黨群“連心橋”,仍然是發揮黨的“最大優勢”、防止黨的“最大危險”的有效舉措。
減——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
20世紀90年代,紀玉芝搬到北京市西城區廣內街道廣安門北街20號院,一直被小區內污水管線、停車等難題困擾,甚至因此影響鄰里關系。
該院1995年由六家產權單位集資建成,產權關系較為復雜且未完成房改,存在責任主體不明確、物業服務內容和標準不清等問題。
把解決群眾合理合法的利益訴求與黨組織自身發展結合起來,才能維護各方利益,盡力化解矛盾。
2020年5月,廣內街道在該院內成立了北京市首個物業管理委員會,同時成立物管會臨時黨支部,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物管會的組建,不僅解決了居民煩心事,更樹立起居民主人翁意識,形成居民參與協商自治的新局面。”西便門內社區黨委書記蘇礪說,物管會梳理了小區“問題清單”,對照清單發動居民共同破解物業管理難題。
“通過社區黨員干部、物管會和各個產權單位不斷溝通,房本總算有了。”紀玉芝說,困擾自己的“心病”終于治好了。
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發展需要、首創精神,激發基層治理活力,真正解決矛盾。
走進江西省上饒市橫峰縣百家村的好客王家自然村,干凈整潔的鄉村街道、七彩清新的屋墻壁畫、充滿智慧的治村規約,令人耳目一新。
掛職姚家鄉百家村任黨支部書記助理的田飛說,百家村秀美鄉村建設之初,堅持發揮黨的引領作用,組建由德高望重的村民、回鄉創業者、鄉鎮技術人員、熱心人士構成的村民理事會、村民促進會、村民互助會、村民監督委員會等“四會”群眾自治組織,做到村事村民辦、辦事有監督,打造鄉村建設、鄉風文明、村務管理、資源共享的“升級版”。
在“五拆五清”過程中,黨員干部和鄉賢帶頭,“四會”搭起聯系服務群眾的橋梁,順利對危舊房、空心房、旱廁、糧倉無償拆除。
自然村蘇家塘成立臨時黨小組,與“四會”一起工作,并專門帶領不愿拆的群眾前往周邊鄉村觀摩。經過一番學習,村里老人的思想有了改變,回來不僅主動拆,還積極動員大家拆,帶動全村實現從“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轉變。
在新的歷史時期,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過程,實質上也是黨群關系不斷重塑的過程,更是鞏固社會治理民心基礎的過程。
乘——“小社區”撬動群眾“大幸福”
北京,首善之區。
來到海淀區石油共生大院,工業風的建筑映入眼簾,老式的紅磚墻、石油管道融合空中連廊,設計新穎。然而,過去因產權關系復雜,這里曾滿眼衰敗、空間雜亂。
改變源于2019年5月,學院路街道開始規劃建設石油共生大院。
“通過街道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多次協調產權單位,推動職工、居民共享空間。”學院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鄭鵬說,2020年10月1日,依托石油大院老舊平房建筑和院落文化肌理,新老建筑共存、新老居民共生、新老文化共融的石油共生大院投入使用。
大院采取“政府指導扶持+社會組織運維管理+志愿者志愿服務+社會公眾廣泛參與+專業部門和社會監督”的運維管理模式,街區、校區、園區、社區之間逐漸打開彼此“心墻”,形成交集和共識,“鵲橋會”等各種群眾活動越來越多。
“從滿足居民的生存需求,到滿足文化健體、養老育兒的升級需求,再到規劃滿足科技交流等新需求,街道黨工委在盡力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20世紀70年代就居住在大院的居民朱開成說。
武漢,英雄之城。
去年2月,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時,漢陽區江欣苑社區黨員干部冒著風險,將居民鐘呼毅和其老伴兒送到醫院。為表示感謝,鐘呼毅送上錦旗。
疫情面前,社區黨員干部有勇有情,亦有謀。
200多名社區黨員,如何聯系服務20000多名社區居民?
在江欣苑社區,每個樓棟長、單元長都是黨員,背后是“黨組織書記—黨支部委員—黨小組長—黨員—樓棟長—單元長”六級組織體系;疫情期間,數百名下沉黨員打造出敲門不見人、服務不見面、隔離不隔愛、宅家不宅心的暖心服務;疫情之后,社區黨委將黨支部建在了家門口。
幫助群眾就業創業、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升居民文明素質……社區中,社會組織的活力被充分激發,先后成立禮、義、仁、智、信五大類自治社會組織和文化協會45個,絕大多數協會責任人是黨員。
過去常有的麻將聲、吵架聲少了,健身、唱戲、參加非遺系列活動的居民多了。江欣苑社區黨建指導員朱華橋說:“文化生活豐富了,日子自然也過得舒心了。”
當前,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需求更加廣泛。不變的是,用心治理好“小社區”,撬動群眾“大幸福”。
除——分類施策解民生“痛點”
“電梯安裝前,我曾經因為爬樓困難,被迫搬下樓。”今年85歲的7層住戶孫志榮想起一周不出屋的經歷,唏噓不已。
武漢市西馬街道江漢北路社區42號小區建于20世紀80年代。300多戶居民中,六成是70歲以上老人。孫志榮記得,有人曾在3層和5層放置凳子,供老人歇腳。“當時想,要有部電梯,多好。”孫志榮說。
2017年,西馬街道和江漢北路社區主動作為,在居民達成共識的前提下,將加裝電梯一事納入“三代”機制:為居民訴求代理、意愿代言、事務代辦。社區收集加裝電梯所需的資料,街道則負責暢通各職能部門。
最終,經過社區黨委書記施敏等黨員干部協調,采取1、2層群眾不出錢,樓上為單位出大頭、政府出惠民政策、居民出少量錢等方式,加裝了電梯。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群眾利益訴求逐漸呈現多元化的趨勢。
“菜販子”“菜管家”“金喇叭”“胖大姐”“老馬哥”“協作人”“議事佬”……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樹林召鎮林原村,當地結合產業發展、鄉村治理等工作,組建七支志愿服務隊,為群眾提供理論政策宣講、矛盾化解等多項服務,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菜管家’為全村的菜農們提供技術服務,不斷提升蔬菜產量和品質。‘菜販子’則不斷拓寬林原村蔬菜銷售渠道,提高菜農種植效益。”林原村黨委書記麻三占說,即便同是蔬菜產業,村民需求也不相同:有的人希望提供技術服務,有的人希望拓寬銷售渠道。這就需要黨組織根據具體訴求,思考不同的服務方向,制定不同的服務內容。
針對影響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癥結,針對不同群體及同一群體的不同訴求,分類施策、精準發力,著力解決民生“痛點”,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在黨群關系同心圓中,黨是領導核心,人民群眾具體的利益和價值觀差異是長短不同的半徑。解碼新時代黨群關系“方程式”,仍然需要在黨群關系同心圓中找尋答案。
這一“方程式”的答案,就在民心匯聚初心的實踐中,就在初心連著民心的探索里。(參與采寫:劉宗榮、邢廣利、孫楠、徐曼曼、常清潭、葉挺、魯暢)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群眾 社區 服務 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