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四川省政協召開全省政協民族宗教工作經驗交流會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同心共筑中國夢人民政協網8月29日電(記者 韓冬 通訊員 鄭翰林 宋原立)“從2016年開始,我們在北部山區布局實施了巴山大峽谷文旅扶貧項目,走出了一條貧困山區依托文化旅游業實現脫貧奔康的新路子。”8月23日至24日,四川省政協組織召開全省政協民族宗教工作經驗交流會,在宣漢縣渡口土家族鄉、桑樹坪文旅扶貧展示館,作為東道主,達州市政協主席胡杰介紹了市、縣兩級政協有效助推當地6萬余土家族同胞脫貧奔康的具體做法和成效,得到與會人員的點贊。
會上,全省21個市、州政協與部分縣(市、區)政協通過現場和書面發言就各地政協民族宗教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深入交流。
“涼山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四川省民族類別和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區,我們以省政協‘我為脫貧攻堅做件事’和‘雙助’活動為載體,傾情傾智傾力助力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累計為群眾辦好事實事3.73萬件,持續鞏固了涼山經濟快速發展、民生持續改善、民族團結進步的良好局面。”涼山州政協相關負責同志的發言贏得全場熱烈掌聲。
“我們按照新時代中央治藏方略和省委涉藏工作部署,利用‘雙聯’‘走基層’‘聯戶聯情’等活動平臺,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傾聽民聲、反映民意,積極聚合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正能量。”阿壩州政協的經驗引起甘孜州政協的共鳴,甘孜州政協相關負責人通過具體實例生動展現了甘孜州兩級政協委員在助力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過程中所展現出的擔當和風采。
隨著會議的深入,更多行之有效的做法、舉措紛紛展現。
成都市政協運用“三聯系”機制,圍繞2008年汶川地震后整體搬遷至邛崍市的直臺、木梯兩個羌族村的發展治理問題,積極開展界別協商,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基地”,助力直臺村榮獲“成都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示范村”稱號。綿陽市政協聚力城市社區民族工作,助推成立綿陽市少數民族維權中心、少數民族法律援助站、新疆籍少數民族管理小組以及建立41個民族工作站(服務窗口),助力綿陽榮獲“全國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示范城市”。樂山市政協以“四個助力”(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彝區移風易俗、鄉村基層治理、小涼山彝區高質量發展)為抓手,深入推進“有事來協商”工作,所形成的《樂山市運用“德古工作法”助推彝區法治建設》調研報告,獲中央統戰部肯定。宜賓市屏山縣政協將讀書與提能相結合,創新“一邀、二送、三評”舉措,成立5支“彝漢雙語”宣講隊伍,通過上門贈送宣傳單、傳授實用技術等形式,宣講民族政策、為群眾答疑解惑、辦實事……
如何進一步做好新時代民族宗教工作?與會人員表示,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委民族工作會議和全國、全省宗教工作會議精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圍繞切實提高民族事務治理現代化水平,防范化解民族領域重大風險隱患,全面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等建言獻策。準確把握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向,探索創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式,在保護民族文化差異性、多樣性中增強共同性、包容性。全面深化民主團結進步創建,著力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毫不動搖地堅持宗教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引導宗教為促進民族團結、社會和諧服務。
“全省政協民族宗教工作成效顯著、亮點紛呈、令人鼓舞。”聽完大家的發言,省政協副主席李昌平表示。他號召全省各級政協委員,以促進民族團結為己任,厚植為民情懷,恪守為民職守,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多謀利民之舉,多辦惠民之事,為“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政協 民族 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