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水均益談5次采訪普京:他對我的擁抱有政治目的
評價安倍晉三:有狡猾的一面
水均益在新書中還提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即他采訪過哪位日本首相,短則三五個月,長則不過一年,該人都會辭職,因此他調侃道“日本眾首相,誰見我誰下臺”。水均益稱,這當然只是句玩笑話,“我可沒有那個神通,見誰就把誰搗鼓下臺。走馬燈般換首相,是日本政壇的一種獨特生態,也是源于日本社會的各種復雜問題。”
對于目前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水均益在書中的評價是“狡猾的”。2007年,水均益對安倍有過一次面對面的專訪。他介紹道,在說到中日關系時自己曾發問:日本政府包括他本人,到底對60年前那段歷史,持有一個什么樣的看法?
“安倍小心翼翼地選擇了一個詞,說我們需要謙虛地對待歷史。現場我并沒有多想,認為可能是現場口語翻譯,‘謙虛’這個詞未必準確。”水均益說,但后來節目播出專門請日語翻譯來校對時,好幾個翻譯都表示安倍的確有意使用該詞,“這個詞是他獨創的,是想表達:中日兩國都要謙虛地對待歷史,我會虛心地聽你們的意見,但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要過分地強迫對方,也不要把問題放大,對于這段歷史問題,雙方都需要謙虛、低調的對待。”
在水均益看來,這是個很滑頭的說法,安倍故意使用一個獨辟蹊徑的詞語,對歷史問題既表了態,又留下一些回旋的余地,讓人抓不著他的把柄,“那是我第一次和安倍打交道,透過他‘謙虛的’外表和話語,我認識到他狡猾的一面。后來他不惜在釣魚島問題上與中國翻臉,也證明了這一點。”
以下為采訪節選:
中新網:1998年您曾出版《前沿故事》,影響力相當大,銷量逾50萬冊,但此后多年您卻一直保持沉默。從《前沿故事》到《益往直前》,讀者等了15年,是什么讓你保持了如此長久的沉默?又是什么讓你有了“不得不說”的寫作沖動?
水均益:自從《前沿故事》出版后,這些年也有不少出版社來找我談過出書的事,但都被我婉言謝絕,一是因為忙,二是因為我覺得出書是一件需要慎重考慮的事。尤其是名人出書,如果沒有一點真才實學,僅僅是為了沽名釣譽的話我寧可不出。我自認為自己是一個非常認真的人,如果要出書,希望書里能給讀者一些有用的啟迪和收獲。
2003年伊拉克戰爭報道回國后,我也曾數次心潮澎湃地提起筆,想把伊戰報道的真相和那些驚心動魄的日子寫出來,但總是無法抑制內心的情緒,總是提起筆又放下。這樣一放就是十年,直到2013年初,央視派報道組重返伊拉克,回訪伊戰十年,故地重游,我想表達的一種欲望開始越來越強烈。
十年后重返伊拉克的所見所聞,讓我回想起2003年經歷的那場血與火的洗禮。那種情感特別復雜,有對十年前未能如愿完成報道的耿耿于懷,也有當年蒙受不白之冤的糾結,時至今日,我倒是不是希望多少人能明白真相,但是我要給我的戰友一個交代,還他們一個清白,也是給我自己內心的一個交代。
當寫完這本書的最后一個字時,我多年的心結終于解開,在這本書里,我真實地表達了自己的內心,好的壞的,該說的不該說的,當年經歷那場戰爭和那些非議的種種內心掙扎,都毫無保留地寫了出來。編輯對此的評價是“把心剖給你看的真誠”,而書出版后,很多讀者都反映,關于伊戰報道揭秘,他們是一口氣讀下來,欲罷不能,很多女讀者還說,她們讀的過程中多次落淚,特別能理解我當年的心情。
中新網:在《益往直前》新書首發式上,崔永元調侃說,您寫這本書是想澄清“伊戰逃兵”之冤,寫完后發現不夠湊成一本書,又把他拉出來說了說,終于湊了一本書。是這樣嗎?
水均益:這當然是小崔的玩笑話。當我決定寫這本書后,首先考慮了這本書的結構,可以說是3天之內就擬好了整本書的提綱。
《前沿故事》出版后的15年間,我經歷了很多事,可以說職業生涯的高峰和備受爭議的一些事情,都發生在這15年里,可以寫的事情太多。因為我最擅長講故事,首先就把這些年采訪經歷中,最傳奇最有趣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故事在腦子里梳理了一遍。我報道國際問題比較多,這些年足跡遍布全球,便以采訪報道的地域來劃分篇章,除了2003年伊拉克戰爭報道揭秘、2013年伊戰十年回訪,我還寫了俄羅斯、日本、朝鮮、臺灣、從美國到歐洲等地的采訪報道故事,寫這些地方的采訪故事,也是因為我多年做《國際觀察》《環球視線》等節目,知道這些國家和地區,都是中國老百姓最關心的熱點問題,談起這些話題,讀者會比較有共鳴。此外,我還寫了自己在央視這些年的經歷,最后,在《新聞前沿》這一章里,我表達了自己多年做記者、做國際新聞的思考,新聞前沿的種種變化,世界格局的風云變遷,我對此的所思所想,最后做了一下總結。
可以說,整本書的內容非常厚實、非常厚重,我這些年來鮮為人知的經歷,做人、做事、做新聞、做記者的種種感悟,對國家和時代的種種觀察與思考,都濃縮在這本書里。我自認為,讀者若靜下心來讀一讀,一定會有收獲,
中新網:曾經有年輕人因為讀過你的《前沿故事》,選擇新聞作為自己一輩子的職業和事業,《益往直前》的目標讀者還是當下的年輕人嗎?
水均益:說到《前沿故事》激勵了那么多人,這是我當時始料未及的,我也沒想到那本主要講新聞采訪故事的書,會影響到那么多人。寫這本《益往直前》時,我采用了《前沿故事》的筆法和寫作風格,這是我最拿手也最稱心如意的,也就是講故事。因為作為記者,主要的任務是報道,講你看到的各種各樣的故事,所以《益往直前》也是講故事。
至于是否以年輕人為目標讀者,這是我寫作之初未曾想過的問題,我的初衷只是真實地表達和毫無保留地分享,并沒有刻意想去取悅哪個目標群體。但這本書出版后,我欣慰地發現,它也受到了很多年輕讀者的歡迎。在簽售中,堅持幾個小時排隊來買書與我當面交流的,以大學生居多,在我的微博里留言評論和我交流的,也有很多年輕讀者。他們說,我的書讓他們看到了以前沒看到的世界,開始思考以前沒思考過的問題。
這令我非常欣慰。如果這本書有更多年輕人愿意看,那么說明我還有一顆不老的心,還和廣大的年輕讀者有一種交流的能力,同時也可以跟他們有一種同呼吸共命運的感受。我也希望這本書傳遞的是一種正能量,是一種健康的事業觀,是對理想百折不撓的追求,是每個人在事業拼搏進程中酸甜苦辣的共鳴。
中新網:這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您遇到過哪些困難?寫作共用了多長時間?
水均益:寫作過程其實比較順暢的,因為這些年那些事,統統都在腦子里。一提起筆,往事歷歷,就像放電影一樣,一幅幅畫面在眼前流動,多年潛藏的情感也噴涌而出,幾乎是一氣呵成地寫完了這本書。
我的寫作速度是比較快的,《前沿故事》當年用了兩個月時間寫成,當時是腿受傷在家修養,有大量時間,便閉門不出,一口氣寫完這本書。寫《益往直前》時因為工作相對比較繁忙,只能用晚上時間來寫,斷斷續續,花了3個多月的時間。寫完后交了初稿,出版社編輯很認真,找了十幾個讀者來試讀,各個年齡、各種職業的讀者都有,就根據他們的閱讀第一反應,對每篇文章打分提意見。然后編輯綜合這些意見,以及對圖書市場的分析,給我提出了非常詳細的修改意見。我再根據這份修改意見,逐字逐句,每章每節,對書稿進行了修改調整。寫初稿只用了3個月時間,但修改稿件卻用了近8個月時間。可以說,改稿子比較辛苦。
中新網:我曾看到一份報道,據說您在這本書稿的修改過程中,作了幅度很大的調整,甚至刪掉了一些對您非常重要的文章?一般來說,作者對自己的稿件都會比較堅持,您在修改時有沒有舍不得?
水均益:編輯對我說,一本好書,應該是作者想表達的,加上讀者想看到的,再加上市場所需求的。我比較認同這個意見。例如,編輯建議我刪除的文章《我的父親》,實際上是對我來說非常重要的,因為寫這本書的初衷之一,也是想獻給父親,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但編輯建議把這篇文章放在即將修訂再版的《前沿故事》里,因為那本書寫我的家庭、成長比較多,《益往直前》則寫國際采訪事件居多,出于對整本書文風協調的考慮,編輯建議作這樣的調整。
《益往直前》里,我還寫了巴以沖突、阿拉法特等故事,但編輯建議,也把這些內容放在新版《前沿故事》里,因為那本書里也寫了阿拉法特以前的故事,正好一脈相承地讀到他的結局。
編輯:羅韋
關鍵詞:水均益 普京 益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