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廣東電視臺粵語變普通話引爭議 廣州市政協提案委副主任建議:普通話
“我的一個同事,也是純正的香港人。他的普通話說得不太好,為了和客戶、同事更好地交流,他現在請了一個專門教普通話的家庭教師,每周上兩堂課,學習普通話。”范陽透露了他學普通話的小秘訣:“我在家經常看內地的電視節目,常看中央電視臺”,在內地同事的熏陶下,范陽現在不時還會聽聽郭德綱的相聲。
“我發現香港現在還有一部分人地方性思維很深,他們不愿交內地朋友,進中資公司”,范陽說。他在中資企業工作,多了很多內地朋友。范陽覺得,和內地人打交道一點也不難,“我認識的內地年輕人又聰明又進取,跟他們一起干活覺得時刻充滿動力。”
范陽覺得,內地對香港幫助很大,特別是在回歸后經歷的幾次金融危機期間。“當然,內地和香港的融合有時候會出現一些文化沖突,但這都是局部問題,只是剛好發生了一些事情,被媒體放大。”
在范陽看來,回歸15年來,內地對香港的影響正在潛移默化滲透進香港人的生活,“內地越來越發展,香港也要變,要融合。”他說,越來越多的香港人學說普通話就是一個很好的趨勢。
在香港的內地人:學好粵語,才能更好在香港工作
“到香港去上大學”曾經是許多內地學生的夢想。回歸15年來,赴港就讀的內地學生增幅高達數百倍,本科生由1997/1998年度的僅7人,增至2011/2012年的4582人。研究生在這15年間也由937人增至4353人,增幅逾3.6倍。近年來,許多赴港求學的內地生學成后留港工作。
河南女孩張昱今年23歲,5年前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香港城市大學,從本科一直讀到碩士。張昱活潑外向,在學校里也愛交朋友,為了和同學更好地交流,張昱學粵語,“我的粵語說得還不是很好,雖然現在香港人有很多說普通話,但我若想以后在香港生活,還是要學好粵語。”
張昱說,在她本科時,班上只有三、四個內地學生,有的選修課只有她一個,“這些課上有很多的小組研究,所以我得努力融入香港同學的圈子”。但到了張昱讀研期間,班上就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內地學生。
湖北女孩楊梓也是在香港讀書期間喜歡上了這個城市,“我告訴自己,今后就要在香港生活和工作”。兩個月后,楊梓就要到英國去讀博士,“我想在香港高校當一名老師,所以我得去讀博,等到學成歸來,我會回到香港實現自己的理想”。
楊梓說自己只會一點粵語,但以后要留在香港,她會通過一些途徑去學習粵語。“在香港,去超市買菜,服務員都會說普通話,但在那些小型的菜市場,攤販們還是說的粵語”。她說,香港市井之間運用較多的是粵語,她想在香港生活,就必須像一個真正的香港人一樣熟練使用粵語。
楊梓碩士畢業后,就留在了香港浸會大學語言中心工作。她笑著說,“香港的同事對我都很好。但我想跟他們學粵語,他們都不肯教我,因為想跟我說普通話。”
她介紹,在香港一些招聘網站上,很多都要求會說普通話。“現在在香港,港人的普通話真是好很多,幾個月都會有明顯變化。我在浸會大學遇到一個助理教授,他是香港人,之前在英國讀書,本來普通話是一句都聽不懂,但半年后,他就能獨自到內地去開會了。”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香港 普通話 粵語 乘客 內地 廣州市 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