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頭條今日頭條
每次20人左右的小規模會議,如何影響決策?又有哪些問題是“雙談”關注的?
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直接向部委提出意見
原標題:雙周協商座談 委員怎樣當智囊?
過去一年多時間里,每隔一周的周四,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大都會主持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下稱“雙談”)。2013年10月重啟的“雙談”,至今已經召開26次。高規格、小主題,重落實,使“雙談”的效果十分顯著,產生的意見已經多次影響了決策。雙周協商座談,已經成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中重要的部分,也成為中國最大的“智庫”。每次20人左右的小規模會議,是如何影響了決策?又有哪些問題是“雙談”關注的?
設立
首次政協常委會提出“多開一點座談會”
1950年4月,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聯合發起召開雙周座談會,前后舉行114次,后因“文革”中斷。63年后,全國政協創設“雙周協商座談會”,并且形成制度。前者強調學習溝通,后者突出協商議政。
為何在這個時機創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
黨的十八大確立“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先天帶有濃厚民主協商色彩的政協必然成為主陣地。
俞正聲剛上任,在第一次常委會上就提出“政協工作怎么干?”他提出多開一點座談會,以界別為基礎,專題協商和對口協商相結合,采取座談交流的形式,增加工作的頻度,擴大委員參與度。
就這樣,在他的提議和推動下,全國政協創立了“雙談”。
這種雙周座談的形式其實并非首創。
1950年4月,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聯合發起召開雙周座談會,參加人民政協的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推舉的代表及全國政協常委為主體參加。直至1966年7月共舉行了114次,后因“文化大革命”中斷。
俞正聲指出,“雙周座談會是人民政協的優良傳統,要總結好、利用好其中的寶貴經驗。”而“雙周協商座談會是對雙周座談會的繼承和創新”。
雖然只多“協商”二字,但是兩個會的內涵并不一樣。歷史上的“雙周座談會”強調學習與溝通,今天的“雙周協商座談會”更突出協商議政,每期都有主題,參與者也是有備而來,有的放矢。
2013年9月18日,全國政協第六次主席會議審議通過了《雙周協商座談會工作辦法(試行)》,意味著“雙談”這一形式的制度化與日常化。《辦法》規定,雙周協商座談會一般每兩個星期舉行一次,安排在星期四下午,每年舉行20次左右。
形式
俞正聲在外視察時 為能參會曾建議會議改期
“雙談”最常邀請的部門是財政部,高達10次之多;國家發改委、人社部次之,達到7次;教育部6次,住建部5次,科技部、工信部、環保部各4次,民政部3次。通過這個平臺向部委提出的意見都是十分直接的。
據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一般每次會議邀請20人左右,包括委員和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算下來參會的委員一年將近400人次,一屆下來參會的委員就有2000人次。
編輯:付鵬
關鍵詞: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 政協 全國政協委員 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