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拐杖120”獨腿行醫數十載
原標題:“拐杖120”獨腿行醫數十載
提起陳永根,村民們言談話語間總會勾勒出這樣一幅畫面——白發蒼蒼的醫者,一身白大褂,單肩挑醫藥箱,腋下夾拐杖,在崎嶇的山路上蹣跚前行……
33年來,陳永根僅靠一條右腿徒步出診600余戶人家。不論是正在吃飯,還是已經休息,就算是暴雨時、大雪中,他也是隨叫隨到。究竟是什么力量,讓他艱難邁出的腳步從不停歇?又是怎樣的信念,讓他選擇了留守山村?耳中聆聽到的故事感人肺腑,而問題的答案也在心中慢慢清晰。
人物名片
陳永根,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山泉鎮紅花村衛生站醫生。生于1961年,3歲時患骨髓炎,左腿膝蓋以下部位截肢。1981年從龍泉衛生學校畢業后回到家鄉,就此開啟了在紅花村30多年的行醫之旅,是村民們眼中的龍泉山“最美村醫”。
拐杖丈量18萬里出診路
紅花村位于龍泉山深處,在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散居住著600余戶1500多口人。無論哪家有人生病了,只要聽到消息,陳永根都會在第一時間趕過去。“當、當、當……”清脆而有節奏感的拐杖聲,每天都在村里村外回響。
在治病救人這條路上走了多少年,陳永根就換了多少根拐杖。“村民們住得散,他天天走著出診,動輒就是幾里十幾里。”根據紅花村村支書的粗略估算,30多年來,陳永根至少走了18萬里,“不像現在有水泥公路通村、通社,過去全是山間羊腸小道,石子路坑坑洼洼的,健全人走起來都難得很,更別說拄拐杖的陳醫生了。”
在紅花村,65歲以上的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重點關注”人群有282人,這部分人需要定時上門走訪。雖然村里修好了公路,但對不能騎車的陳永根來說,每家每戶依然
要拄著拐一步步走過去。紅花村最遠的幾個組與村衛生站相距10多里,每次到那里出診,陳永根要在路上艱難跋涉兩個多小時。走累了,他就蹲下身掬一捧山溪水洗洗臉、提提神。
早些年,因為長時間的行走,陳永根拄拐的手經常會磨出大大的血泡,泡破了時,總會疼得他不敢再碰拐杖。如此這般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左手手掌磨出了老繭。隨著繭的增厚,陳永根對每個人的病痛諳熟于心,他的大腦就是紅花村村民的病歷檔案庫。有人說,陳永根是“拐杖120”,他總是在病人需要的時候,拄著拐杖出現在面前。
爬坡上坎的行醫路上,危險無處不在,摔跤更是常有的事。提起2014年2月的一天夜晚,陳永根仍心有余悸,“撿了一條命啊!”那夜龍泉山突降大雪,正準備上床休息的陳永根接到電話,得知家住紅花村11組的傅成芳老人肺氣腫復發,他二話沒說,抓起手電筒就一瘸一拐地沖進了漆黑的寒夜。
本就崎嶇的小路被大雪覆蓋,陳永根拄著拐杖,深一腳淺一腳摸索著前行,誰想走到半路時不小心一腳踩空,整個人滾下了山溝,幸好被一根樹樁擋住身體。“爬起來繼續走,就算摔得鼻青臉腫也得繼續出診,病人還在等著我!”陳永根說,那天凌晨3點,他帶著滿頭雪渣和一臉傷痕終于趕到了傅婆婆家。
“天那么黑,又下著雪,您就不怕危險?”面對記者的提問,陳永根坦言:“怕啊,但是村里人信任我,我不能辜負了這份信任。”
接濟“大家”舍“小家”
時至今日,年過五旬的陳永根依舊孤身一人,出診回家后迎接他的只有冰鍋冷灶。“我是個殘疾人,整日以衛生站為家,何必要別人來一起吃苦?”陳永根對記者說,雖然他沒有自己的“小家”,但擁有紅花村這個“大家”,沒什么好遺憾的。
按說陳永根的日子應該是“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可事實上他的生活相當清貧和拮據,經常要靠住在同村的哥哥接濟。“當初之所以有學醫的想法和動力,是想著學成后可以掙錢回報父母。可畢業后做醫生30多年了,直到今天也沒賺到什么錢。”陳永根樸實的話里含著些許苦澀。
記者了解到,在紅花村衛生站工作主要靠績效工資,藥品全部零差價賣給村民,陳永根一個月的收入只有三四百元。即便是這樣微薄的收入,他也時常為村民減免、墊付醫藥費。“村里人賺錢不容易,面朝黃土背朝天,一年到頭也掙不了幾個錢。”陳永根身為村醫,總想著在用藥上讓村民們盡量節省。事實上,這些年來,很多村民都向他賒過藥,有的藥錢直到今天也沒有收回來,他便用自己少得可憐的工資墊付。“不是真困難,誰也不會賒欠,他不來還,這輩子我也不會開口要。”對那些至今未還的欠款,陳永根只是一笑置之。
其實,這位龍泉山“最美村醫”并不是沒有機會走出大山、改變自己的生活,他幾乎是有些偏執地留在了生他、養他的紅花村。
幾年前,龍泉驛區一家私人醫院多次要陳永根坐診中醫門診,面對優厚的條件他做出的選擇卻是一再拒絕。在城里當醫生的大姐退休后,琢磨著開個私人診所,想叫上陳永根一起,既讓身殘的弟弟清閑些,還可以賺錢養老,可他依然沒有答應。
“我從小就在紅花村長大,這里就是我的家。整個村里的人,我每個都認得,誰身體有什么毛病,也都在我心里。相互之間就像多年的老朋友,從未斷了聯系。”陳永根告訴記者,他始終不曾想過放棄那些依賴、信任他的病人,更不曾有一刻放棄過多年的執著,“只要鄉親們還需要我,我哪兒也不去,就在這里扎根一輩子”。
期許行醫路上后繼有人
寒來暑往,紅花村也在悄悄發生著變化。從前那個時時漏雨、四面透風的土坯房衛生站,如今發展成為80平方米的大瓦房。屋內陳設簡單,一桌、一椅、一部臺式電腦,辦公桌背后是一排中醫儲藥箱,兩組存放西藥和簡單醫療器具的立柜。陳永根的白大褂上佩戴著一張胸卡,上面寫著:“陳永根,鄉村醫生,編號003”。
辦公環境好了,醫療條件也在不斷完善,唯一不變的,是陳永根拄著拐杖走家串戶的消瘦背影。雖身有殘疾,他卻盡己所能地服務一方村民。一年365天,陳永根只有大年初一會到哥哥家里過個團圓年。其他的時間,他不是在衛生站駐守,就是蹣跚在出診的山路上……
去年年底,在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的幫助下,陳永根截肢長達50年的左腿裝上了義肢。從前“獨腿”蹣跚的村醫終于擁有了“雙腿”,這樣的喜悅難以言表,但最讓陳永根高興的是,他終于可以好好走路去給鄉親們看病了。
“我這一輩子,心里很少想事情,因為想得太多,實現不了也沒用。”看著那條不再空蕩蕩的褲腿,陳永根發自肺腑地慨嘆:“從來沒想到過會有這一天。”抬手捋了一下滿頭白發,他終于還是說出了那個埋藏心底的愿望:“如果有一天我真的走不動了,希望能有個年輕人來接班,我就放心了。”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白發蒼蒼的醫者 僅靠一條右腿徒步出診 “最美村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