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義烏試點專車“轉正” 底線:車要有公司 人有證
專車運營底線:車要有公司,人要有證
說起義烏,人們往往習慣性地為其加上“小商品”這個注腳。而當地人也會戲謔地在“義烏”前加個“國際”當前綴。然而,今年5月,來這里采訪的記者,關注的焦點卻不再是小商品了。這一次,輿論關注的焦點,變成了出租車改革。5月7日,義烏以市委市政府名義發布《義烏市出租汽車改革運行方案》(以下簡稱“改革方案”)。在全國對出租車改革普遍寄予厚望、期待改革方案出臺的大背景下,義烏成為第一個發布改革方案的城市。兩個月過去了,來義烏采訪的一撥撥記者,從大受歡迎到遇冷。義烏關于出租車改革的一切,仿佛又從喧囂中回歸平靜。然而,面對華西都市報記者,義烏運管部門卻敞開心扉:一個為專車量身定做的運營“底線”,正在研究中。
確認手機沒有錄音,把手機拿到一邊,再讓隨行者把記者的包寄存在樓下,一家專車機構義烏片區負責人這才長舒一口氣。
“就在見面前,我還一直在糾結,到底該不該見你。”他有著自己的顧慮:記者通過專車司機的電話打給他,不見,似乎顯得底氣不足,傳出去難免“動搖軍心”;見的話,又是上級所不允許。
他最終還是出現了。什么都不愿回答,只是叮囑,“正處于風口浪尖,最好好壞都不提”。
義烏,本是出租車行業改革試驗點,也成了專車機構們心目中的“改革圣地”。低調之下暗流涌動,在似是而非的灰色地帶積極奔走,“排兵布陣”,企圖占得先機。
專注于出租車改革的義烏運管部門也不免被輿論推著往前走。北上、南下,考察、學習,在出租車改革上有了自己的粗略構想。盡管和公眾的期待仍有距離,但至少,他們邁出了這一步。
A
專車咋改
專車·態度
政府組建新平臺,管理專車
坐在辦公室、扒著盒飯、盯著電腦,華西都市報記者見到義烏市運管局出租車管理科科長龔一昌時,他剛從上海考察回來不久。
“聽說你們打算引進一個平臺,把出租車、專車都納入進來?”
龔一昌抬起頭,嘴里嚼著飯,含糊不清地說,“是否引進還不知道。納入一個平臺倒是有這個計劃。我們正在看,正在學。”
他放下筷子補充說,此番在上海看到他們的平臺很大,“我們也希望有一個綜合平臺,能為我們管理。系統越全越好,管的類型越多越好”。
在一些地方對專車態度搖擺時,義烏看上去有自己的想法:由政府組建一個新平臺,既可以把專車納入管理,又可以實現各方利益平衡。
他們的底氣來自于今年5月初義烏出臺的《出租汽車改革運行方案》,其中提到,“要鼓勵移動互聯網與出租汽車行業融合創新”,“鼓勵與互聯網結合的‘專車"。
義烏市道路運輸管理局局長周榮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還曾表示,未來義烏將重點發展“專車”這種新業態,“與出租車錯位發展,滿足乘客多元化需求。我們義烏客商多、老外多。出租車是巡游方式,專車是預約方式,是互補的。”
專車·底線
專車必須是合法營運的車輛
一系列的表述一度讓外界理解為,義烏要成為“吃專車螃蟹”的角色,直到他們站出來“辟謠”:將互聯網創新納入出租車改革,義烏在這方面會嘗試。但“嘗試并非可以無視法律,‘專車’必須是合法營運的車輛,嚴禁私家車進入營運。”
龔一昌特意解釋,此前周局長的話被媒體誤讀了,“我們的重點仍是出租車,專車只能是出租車的補充”。
看上去一臉倦容的龔一昌進一步解釋,義烏現在講的“專車”是“約租車”。不過他很快就改口說,這個名字還沒定,現在仍是初稿。“沒定的話,名稱還可以改,不變的是,我們以約束公司為主。”
眼下,他們正按改革方案一樣樣在做。每個月干什么,方案里面都有規定。
龔一昌透露,他們拿方案給領導批時,每套方案都有兩三百張紙。里面會有很多子方案,包括運價改革、有償使用費的調整方案等等。
他清晰記得,到最后,不少方案得到批準后,抽走了備選方案,因而整體顯得薄了。而專車部分,最開始只有一張紙,慢慢內容越來越多,到后來,已經有七八張紙了。
專車·收費
排斥通過補貼保證運營公司
他拒絕透露方案內容。不過,他語氣堅定地說,專車要在義烏發展,所在企業要在工商注冊,車輛要掛在租賃公司,要在政府備案,“具體細節還不知道,總的要求有兩個,車有公司,人有證。”
運價方面,據龔一昌講,上海有個規定,專車至少要比出租車高1.5倍,“我們將會是兩倍以上,還要求為中型車,價位在20萬以上。”龔一昌解釋,以此來保證專車和出租車的差異化。
他還提到,那種通過補貼來保證運營的公司肯定會被排斥,“不這樣不行”。不過,他再三強調,“我們的方案還沒最終公布”。
如此一來,縱使義烏在專車發展上有了開放態度和粗略構想,可與人們對共享經濟模式的期待相比,還是不一樣。
編輯:羅韋
關鍵詞:義烏 專車 出租車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