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決勝階段更需要實干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全面實施的開局之年。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嚴峻。從國內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轉方式、調結構等任務依然繁重;從國際看,世界主要經濟體復蘇依然乏力。如何迎難而上,攻堅克難?今年全國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表示,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廣大干部群眾更要迸發出干事創業的激情,要以“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精神銳意進取,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干勁真抓實干,齊心協力發展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發展要靠實干
“改革開放、加入WTO、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面對機遇與挑戰并存的重要關口,我們攻堅克難,實現了經濟平穩發展。”在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內部控制委員會委員張連起看來,中國經濟的發展是實干出來的,面對困難勇往直前、拼搏奮進,無疑是最好的答案。
“以改革開放時期為例,當時,中央突破一些思想上的爭論和禁錮,設立了深圳、珠海等多個經濟特區。這些經濟特區,以‘殺出一條血路’的精神,吸引外資,擴大外貿,同時,不斷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和企業經營管理方法,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探索了道路,提供了成功的經驗。”全國政協委員、商務部原副部長陳健說。
當前,我國GDP總量已從2001年加入WTO時的世界第九躍升為世界第二,從2001年的11萬億元左右提升至目前的67.67萬億元。這些成績來之不易。2008年,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挑戰,當時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密集出臺了一系列“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措施,穩住了經濟下行的勢頭,實現了經濟發展的“一枝獨秀”。
在全國人大代表、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列明看來,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國家才能富強,作為企業就是要少說多做,拿成果說話。“作為一位海歸博士和民營企業家,我要靠實干和擔當,踏踏實實做好每一個項目,更好地發揮自己所長,為科技創新、產業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決勝階段 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