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本網特稿 本網特稿
如何讓人均預期壽命再提高1歲? 委員建議從身體素質入手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 包松婭)3月6日8點40分,楊金生委員拿著電腦步履匆匆,頭一個走進醫衛界小組討論現場,嘴里說著“讓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再提高一歲太難了。”
此時委員們都還沒有來,聽了楊金生突然冒出的一句話,記者追到他的位置上,“您說的人均壽命提高一歲為什么難?難在哪里?”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再次將人均預期壽命納入了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指標體系,明確提出到2020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在2015年的基礎上再提高1歲。
“2015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達76.3歲,達到中高收入國家水平。人均預期壽命再提高一歲,是一件要投入大量技術資金和人力的事情。”工作在中醫藥領域的楊金生看來,這個道理很明白。“就好比短跑選手,他的成績已經達到很高水平,讓他再提高一秒,背后要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必定是不可想象的。”
此時,討論現場走進了第二位委員——國內神經外科專家凌峰。
“凌教授來啦,快來快來。”楊金生一邊打招呼,一邊把凌峰也拉進來討論,“我們正在聊人均壽命增加一歲難不難的問題,你也來說說看。”
凌峰一邊走向自己的座位,一邊回應,“這個問題確實很復雜。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基本醫療服務的全覆蓋,當前國人的人均壽命已經得到了極大提高。”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人均預期壽命提高1歲 委員 身體素質 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