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滾動新聞 滾動新聞
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
現在請學誠委員發言,茸芭莘那委員準備。
我的發言題目是:宗教界要主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揮積極作用。
夢想引領未來,篤行鑄就輝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在中國人民篤實自信的偉大實踐中正日益夢想成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過去的美好愿景變成了今天的歷史任務,現實地落到了我們每位中華兒女的肩上。
中國宗教界廣大信眾要深刻體會宗教對社會進步的內在精神價值,將中國宗教中濟世情操、智慧資源、信仰力量融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
一、 以宗教的慈悲情懷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價值認同力
慈悲濟世是各大傳統宗教一脈相通的宗教情懷,強調個人與國家、社會是無法分割的“命運共同體”。同樣的,一個人要發掘自己最大的生命潛力、實現最大的生命價值,就要將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利益追求、整體價值的實現,作為人生的大愿景、大方向。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是中國人民共同的利益追求和價值體現,廣大宗教信眾只有將個人利益的追求圖景置身于建設小康社會的國家圖景,才能找到個人的定位和價值。因此,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勠力同心、積極奉獻,是每一位信眾不可推卸的責任。
二、 以宗教的智慧思想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實踐驅動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要有深刻一致的價值認同,還要有強大的實踐動力。中國傳統宗教的深邃智慧里往往蘊含著完善自我、改善社會的動力源泉,同樣有助于宗教信眾認識到自身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主體性地位,從而激發主人翁意識,主動積極地投身于各種決勝攻堅的社會實踐中。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美好結果的出現需要諸多因緣的和合,而其中最根本和內在的動因是每一個社會成員。在緣起的世界里,每一個平凡的個體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都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主體正是包括宗教信眾在內的每一個中國人。
每個人不僅是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的產物,同時又具有影響、改善、創造環境的能力。所以,廣大宗教信眾以及千千萬萬的中國人,都應該將美好的人生愿景轉化為主動改善環境的動力——在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任何一個中國人都不能缺席,不能無所作為。
三、 以宗教的心靈體驗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精神創造力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沖刺階段,如何發揮宗教界廣大信眾的作用,如何激發他們不斷超越、改善自我及環境的潛能?
中國的宗教傳統文化,都將人內在的信心和覺悟作為改造外部世界的強大動力。一個具足信愿、充滿悲智的人,會產生強大的精神力量,從而推動他主動投身利益眾生、造福社會的事業;對受助者而言,通過啟發內心覺悟和精神能動性,更能使其主動改造命運、改善生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我們正需要這種必勝的信心——首先是每個人對自己的信心,由此延伸至對民族文化的信心、對社會制度的信心以及對我們國家未來的信心。
在此,我真誠呼吁中國宗教信眾積極發掘自身優秀傳統,啟發創新的信心,啟發共享的大愿,啟發協調的智慧,啟發開放的格局,啟發綠色發展的慈悲惜福之心。通過人心的覺悟、人心的凈化、人心的升華來實現人心的凝聚,贏得了人心,就贏得了決勝小康社會的根本動因。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政協 全國政協 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