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兩會發布廳>全國政協>觀點 觀點
全國政協委員吳先寧:用“中國夢”延續“振興中華”
2016年11月12日是偉大的民主革命開拓者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紀念日。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上,俞正聲主席在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要舉辦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紀念活動,學習、繼承和發揚孫中山先生的愛國思想、革命意志和進取精神,進一步團結海內外中華兒女同心實現“中國夢”。兩會期間,不少代表、委員就如何將傳承振興中華的“中山精神”與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相結合,談了自己的看法。
“孫中山先生給中華民族留下了豐富的精神財富。他不僅帶領中國人民走進共和民主的新時代,而且最早明確地提出了民族復興的‘中國夢’雛形,同時也畢其一生在踐行著屬于自己也屬于全民族的‘中國夢’。”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孫中山研究學會秘書長吳先寧說。
“隆重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對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和鮮明的時代意義。”吳先寧表示,孫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有自己的哲學思想,有完整的革命理論和建國方略、建國綱領,從政治到經濟,從文化到教育,從倫理道德到濟世、救國、救人,都有一套完整而又系統的看法。
“中山先生的先進思想理念和正確主張,一直在啟迪、感染、敦促著中華民族。”吳先寧說,孫中山先生用他的智慧和意志領導辛亥革命取得勝利,也用他的思想和智慧將中國這個多民族的國家形成為一個自覺的中華民族實體,鑄就中華民族國族意識,形成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力量———中華文化,為國家統一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礎,至今仍有啟迪意義。“可以說,在當時專制統治下如同死水一潭般的中國,他幾乎是所有期望革新、振興中華的愛國者的‘精神明燈’。”
“中山先生最大的魅力是坦蕩、坦誠。他從不計較個人的毀譽得失和政治進退,也從不為家族謀取任何私利。”吳先寧表示,孫中山先生的全部人生目的是為了實現“天下為公”的理想境界。誠如其《國事遺囑》所言:“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他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獻給了其所鐘愛的革命事業。他的人生目的和政治追求不僅超越了自身私利和家族利益的局限,也跨越了狹隘的階級利益和黨派利益的鴻溝。“也正因為如此,才會有張靜江等人以及海外華僑華人對中山先生的無私相助和愛戴。”
目前,全球共有75座中山公園,其中海峽兩岸以及港澳地區共有70座,另外在美國夏威夷和加拿大各有2座,日本千葉市有1座。而以中山先生命名的“中山路”,在國內更是常見。“由此可見,中山先生始終在人民心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始終受到人民由衷的景仰。”吳先寧說。
“‘振興中華’是每一位愛國志士的不懈追求。孫中山最先喊出‘振興中華’,這可以說是‘中國夢’的源頭。”吳先寧說,“中國夢”是一個使中國擺脫困境,實現中華民族獨立、民主和富強的夢,其中振興是基礎,復興是目的。
吳先寧認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認識從“振興中華”到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將有助于我們更加深刻地了解近代中國所遭受的苦難與屈辱,更加踏實地從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更有信心地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這正是對我們當今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歷史啟迪。
“如今,當我們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我們不應當忘記歷史,不應當忘記孫中山先生,不應當忘記百余年來那些為夢想奮斗的仁人志士。”吳先寧表示:“在那個風起云涌的年代,傾慕和追隨孫先生的,正是大批有思想、有擔當的志士青年。正是他們的努力與執著,讓我們離實現‘中國夢’越來越近。正是他們的努力與執著,讓我們有了基礎,充滿希望。”
編輯:陳佳
關鍵詞:全國政協委員 吳先寧 用“中國夢” 延續“振興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