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觀察 觀察
三問養老產業:傳統養老模式難以應對老齡化壓力
傳統養老模式難以應對老齡化壓力
養老產業,供給側如何發力(民生三問)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發展養老、健康、家政、教育培訓、文化體育等服務消費”“開展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推進多種形式的醫養結合”。
據預測,本世紀中葉,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將超過4億,達到峰值。養老問題是社會熱點,更是現實需求。居家、社區養老如何完善,民營養老院如何做優做強,醫養結合如何避免成為養老院和醫院的簡單疊加……各界相關人士給出了建議。
——編 者
一問
居家養老
如何升級
服務精準,老人才會買買買
在家頤養天年,既符合我們的傳統價值觀,又是現實的需求。“我國龐大的老年人口,依靠機構養老不現實。”廣東省社科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向曉梅認為,“今后,90%的老人要通過家庭養老,7%的老人要通過社區照顧實現養老。”
但在向曉梅看來,由于中國家庭趨于核心化和小型化,家庭規模平均只有3人多一點,老年家庭空巢率快速上升,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已經難以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壓力。
對此,向曉梅建議,“利用現代信息科技手段搭建全國統一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支持企業和養老機構運用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手段創新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快捷地為居家老人提供緊急呼叫、家政預約、健康咨詢、物品代購、服務繳費等適合老年人的服務項目。”
在廣東省僑聯副主席李崴眼中,所有還沒去養老院的老人都是社區養老服務的對象。他認為,提高社區養老保障水平最關鍵的一環,是做到精準服務。
“社區有多少老人,獨居還是與子女在一起,有什么慢性疾病……只有將這些統計到位了,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社區公共服務,才能將專門的信息化養老設備裝進老年人家中。” 李崴認為,應該采取恰當的辦法把這些老人組織起來,白天集中在社區老人活動中心或“日托”中心,組織一些文娛活動,中午可以在活動中心簡單吃個飯,醫生也可以在現場測量血壓血糖、進行醫療保健咨詢。
遼寧奧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建民認為,居家、社區養老,可以在養老消費上多琢磨:“老年群體也擁有強大的消費能力,關鍵就在于能否提供優質的服務,充分挖掘出其中的潛力。老人出門時口袋里揣了10元錢,社區里溜達一圈,沒花一分錢就回來了。可如果社區里能建設一些為老人精心打造的設施場所,比如影院、茶社等,老人就可能有消費的沖動,生活也將更豐富。”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養老產業 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