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史記·資政>新曙光新曙光
新中國第一臺輪式拖拉機誕生記
原標題:卑賤者最聰明 高貴者最愚蠢 新中國第一臺輪式拖拉機誕生記
“鴨綠江一號”拖拉機
早在1951年3月,在抗美援朝的戰火硝煙中,在原安東(今遼寧省丹東市)瓦斯公司鐵工修理部的基礎上,地方國營安東永華機械廠成立了。建廠伊始,為支援抗美援朝戰爭,在“一切為了前線”的口號下,在幾間低矮簡陋的民房里,靠著4臺舊式皮帶車床和兩臺小臺鉆,16名工人承擔起為志愿軍修理汽車和生產汽車防滑鏈等軍工任務。戰爭結束后,工廠由軍需轉為民用。當“一五”計劃來臨之際,更名為安東機械廠,發展到有工人170人,機床30臺的規模。
1957年1月31日這天,經過近一年努力,工人們終于研制成功了我國第一臺輪式拖拉機!大家給它起了一個具有丹東地域色彩的響亮名字———“鴨綠江一號”。
“鴨綠江一號”拖拉機是一臺單缸、臥式、二沖程的輪式拖拉機,行走起來振動較大,砰砰直響,前面冒煙,后面噴土。許多人看后恥笑我們,有關部門也覺得它太土氣,于是,“鴨綠江一號”剛剛誕生就被打進了冷宮。
1958年春天,國家計委副主任倪偉、國家計委機械局局長王光中來安東機械廠視察,看到了這臺拖拉機。他們稱贊工人們敢想敢干,當即決定讓“鴨綠江一號”到北京參加農業機械展覽會。這個決定從此改變了“鴨綠江一號”的命運。工人林輝生開著“鴨綠江一號”進京后,立即擔負起平整展覽地的任務,它大顯身手,無論是平整場地,還是操作表演,都深受領導和群眾的好評。專家們認為它適合耕田,還適合跑運輸,并具備許多優點:一是結構簡單,制造、使用和維修都比較容易,適合我國的技術水平;二是故障少,結實耐用,適合我國的農村作業環境;三是不用進口材料,原材料容易取得;四是燃料廣泛,可用輕柴油,還可用低質柴油?!傍喚G江一號”為我國拖拉機的造型和農機制造工業體系的建立,提供了最有實際意義的研究資料,在展覽會上受到有關領導和專家的重視。
1958年4月底,全國農業機械展覽會接近尾聲,在挑選參加五一國際勞動節的拖拉機游行車隊時,“鴨綠江一號”因外形不太美觀而落選。可是5月1日早晨4點多鐘,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原來參加游行的4臺拖拉機中,有一臺開到半路出了故障,一時又排除不了。有關領導臨時決定讓“鴨綠江一號”替補。于是,林輝生開著其貌不揚、又高又大的“鴨綠江一號”很快追上了其他三臺拖拉機,意氣風發地駛過天安門,接受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
1958年5月3日,一同視察安東機械廠的倪偉、王光中,聯名向國家計委黨組書記李富春、副書記賈拓夫并黨組寫了一篇900多字的報告,敘述了我們廠的工人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難試制拖拉機的經過。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期間,政治局委員李富春將這個報告轉呈毛主席。毛主席看后,于5月18日在報告的空白處,用鉛筆寫下了以下批語:“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此件印發大會各同志閱讀。請中央各工業交通部門各自收集材料,編印一本近300年來世界各國(包括中國)科學、技術發明家的簡明小傳(小冊子)。看一看是否能夠證明:科學、技術發明大都出于被壓迫階級,即是說,出于那些社會地位較低、學問較少、條件較差、在開始時總是被人看不起甚至受打擊、受折磨、受刑戮的那些人……”
為紀念毛主席重要批語,安東機械廠后來改名為丹東五一八拖拉機配件廠。
喜事一件接著一件。當時遼寧話劇團來安東演出,得到消息,他們來到廠里詳細了解了“鴨綠江一號”的研制過程,很快就創作了《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劇本,一個多月就在安東劇院演出。
2006年,一直珍藏在廠里的“鴨綠江一號”被運到了北京,成為中國歷史中的一件紀念品陳列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里。我常對孫子說,有時間就要去中國國家博物館,看看你爺爺和工友們制造的中國第一臺輪式拖拉機!
(作者系原丹東五一八拖拉機配件廠技術工人。劉玉福、張寶彥整理)
編輯:曾珂
關鍵詞:第一臺輪式拖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