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聚合專題聚合
牢牢守住我們的精神陣地
——全國政協“以長征勝利80周年為契機,加強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重點提案督辦調研綜述
“牢牢守住我們的精神陣地絕不后退!”這是記者隨“以長征勝利80周年為契機,加強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重點提案督辦調研采訪中最深刻的感受。
5月12日至17日,由全國政協副主席馬飚帶隊,提案委員會部分委員,提案者代表,中央宣傳部、中央黨史研究室、教育部、國家文物局等提案承辦單位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組成調研組,在陜西、貴州兩省進行了重點提案督辦調研。
調研組考察了劉志丹烈士陵園、吳起縣勝利山紅軍長征紀念園、棗園革命舊址、中央紅軍和陜北紅軍會師地舊址、洛川會議紀念館、猴場會議舊址、遵義會議會址紀念館、紅軍四渡赤水舊址、四渡赤水紀念館紀念塔、土城會議會址、青杠坡戰役遺址和茍壩會議會址、婁山關戰斗遺址陳列館等長征遺址,了解了兩省長征沿途革命舊址保護和管理的現狀、存在的問題,與兩省有關部門同志就如何更好地以長征勝利80周年為契機,加大對紅軍長征歷史宣傳的力度,進一步弘揚長征精神,加強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如何更好地傳承與保護紅色文化資源,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進行了座談交流,并就相關具體問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展館中的史實要準確
“以長征勝利80周年為契機,加強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重點提案督辦調研緣起于今年3月,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期間,鄧天生委員《關于進一步加強紅軍長征沿途革命舊址保護、管理和宣傳工作的提案》。張西南委員于去年也提交了《關于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的提案》,陳海剛、張復明等委員也提出了進一步發揮紅色資源作用、重視紅色文化傳承保護與發展等提案。
今年兩會后,“以長征勝利80周年為契機,加強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被確定為全國政協重點提案題目,由提案委員會通過調研進行督辦。
由提案委員會編輯的調研手冊中,收集了十一、十二屆多位政協委員有關“長征”的提案,在多份提案中都提到了一個共同現象:在某些紀念地、紀念館的介紹文字中,還存在時間、地點、人名等方面的錯漏;有的紀念地、紀念館為了追求所謂的“生動”,還在講解中夾雜進了一些封建迷信色彩。所有這些,不僅是對長征歷史的不尊重,還容易誤導那些對長征歷史不甚了解的年輕人。
這些有意無意造成的錯訛,在某些場合、某些時候被人所利用,被當做在意識形態領域對我進攻的手段。“長征陳列館的史實,要認真的審核,要真實、無誤,要把準確的歷史事實傳給后人。”調研組組長傅克誠表示。
“一些紀念館在布展的時候,黨史部門參與的少,有不少紀念館都有時間、地點、人名等方面的錯誤,面對青少年一代宣傳,一定要非常準確。”提案委員代表鄧天生委員曾經系統地走過長征沿途不少紀念地,他的觀點來自于“親見、親歷、親聞”。
“不僅黨史研究部門要參與,軍史研究專家也應該參與進來,多方參與、形成合力,把資料搞準。一條史料不準確,宣傳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任海泉委員是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他的觀點既有學術代表性,又有其軍方背景。
推進青少年體驗歷史
“你去過哪些革命遺址參觀?”張西南委員問一位高二學生楊洋。調研組在與陜西省有關部門座談時,邀請了老師和學生代表參加,以提供來自一線的調研材料,此舉引起委員們的濃厚興趣。
當得知這位優秀的學生只在小學的時候去過一次安康烈士陵園時,張西南委員毫不意外,他曾長期從事部隊思想政治工作,對當前部隊士兵的思想狀態非常關注。他曾經發現一個非常令人擔憂的現象:現在部隊有的士兵,對長征的了解很少,有人會問:到延安,為什么要繞那么大的一個彎?直接去不就行了嗎?“戰士提出這樣的問題,反映了我們對革命傳統教育的缺失。”張西南委員說。
“現在的革命傳統教育,不能像我們小的時候一樣,要讓現在的青年人在實踐中體驗革命傳統精神。”胡凌云委員從事的是高教工作,他對年輕一代的思想特點有著清醒的認識。
“學校要在學生的暑假寒假組織參觀革命圣地,要進行體驗式的學習,才能入心入腦。”任海泉委員認為。他還回憶起參加井岡山干部學院的體驗式教學的經歷:我到井岡山去參加了體驗式教學,看了朱德的扁擔,挑糧走了朱老總當年挑糧走的小道,學員們印象非常深刻。那次體驗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的領導干部,要進行體驗式教學,要像革命年代一樣住窯洞,要席地聽課。”任海泉委員說。
學校之所以不組織學生去參觀傳統革命遺址,還有一個安全問題:不是校長不愿意組織同學們去參觀紅色遺址,而是不敢:害怕一旦出了閃失負不起責任。“不僅小學中學校長不敢組織出去體驗教學,就是大學校長我也不敢。”胡凌云委員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原黨委書記,他呼吁能夠通過法律的辦法給校長肩上沉重的責任“松松綁”。
據教育部相關部門的負責同志介紹,如果全國中小學生每年每人交一百塊的社會實踐保險費,加起來就是一個天文數字,靠教育部門一家承擔是不可想象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而這個共識,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才能達成。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政協 長征勝利80周年 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