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中辦國辦印發規定:法官非重大過失致錯案不擔責
昨天,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保護司法人員依法履行法定職責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從排除阻力干擾、規范考評考核和責任追究、加強人身安全保護、落實職業保障四個方面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細化了司法人員各類權益保障機制、拓展了司法職業保障范圍,是首個全面加強法官檢察官保護的綱領性文件。
京華時報記者袁國禮
□發布
擴大干預司法活動追責范圍
該《規定》共27條,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擴大了干預司法活動記錄、責任追究制度的適用范圍,明確要求無論是哪個單位或個人,只要干預司法活動、妨礙司法公正,都要予以記錄并依法依規追究責任。《規定》對調離、辭退法官、檢察官或者作出免職、降級等處理處分的事由、程序作了具體規定,保障秉公執法、不聽“招呼”的法官、檢察官不被隨意調離、處分。同時,針對實踐中反應比較強烈的考核考評背離司法規律、司法責任界定不清、懲戒程序缺乏外部監督等問題,明確了標準等。
針對責任追究,《規定》確定了錯案責任的追究標準,并對各環節中法官、檢察官應當擔責的情形進行界定,防止不當擔責,并首次確立了非經法官、檢察官懲戒委員會審議不受錯案責任追究。
針對司法人身保護缺位的問題,強化了保護措施,對采取不實舉報、誣告陷害、泄露法官個人信息等,要依法追責。明確了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等相關部門及領導干部的剛性責任,提升司法人員履職安全感。
《規定》已于7月21日起正式施行。
□觀點
利于推動法官檢察官專業化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周光權表示,《規定》基本實現了對司法人員履職行為的全面保護,并規定了一些具體可操作的創新性保護措施。但能否實現對法官工作進行客觀公正、符合規律的評價,取決于最高人民法院在制定考核辦法和標準時,在評價機構組成、評價程序和標準確定等問題上能否做到科學嚴謹、合理公正。
清華大學法院院教授何海波認為,規定首次對司法人員履職保護作了全面規定,有一些內容也是迄今為止最具體明確的規定。他認為,法官、檢察官的工作不可避免地包含著自由裁量,往左一點是一種結果、往右一點是另外一種結果。自由裁量的事,是不可能完全靠監督解決的,“所以外在的約束固然必不可少,對法官、檢察官職業的信任和保障更加重要”。如果任何人都可以對他們的工作指手畫腳、橫加干預,法官、檢察官反而無所適從,法律反而難以得到執行。
中國人大法學院教授湯維建則表示,《規定》與正在推行的法官檢察官員額制、司法責任制等改革遙相呼應,使得優秀法官檢察官“招得進、留得住、干得好”不再成為一句空話,可以說是為司法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再助一把力,再加一道鎖,有利于進一步推動法官檢察官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
最高法司改辦規劃處處長何帆表示,下一步最高法相關部門將制定《規定》實施辦法,確保《規定》落實到位,不斷提高法官職業尊榮和提升司法公信力。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法官 錯案 擔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