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游泳,警惕池水中的尿素及其他

2016年08月04日 09:13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 

夏日炎炎,京城持續“燒烤”模式,各大游泳場所迎來新一輪的“火爆”。廣大市民在游泳場所納涼嬉戲、劈波斬浪的時候是否意識到泳池水中那些看不見的健康威脅呢?

129200365_1470179845333_title0h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共場所健康危害因素主動監測系統”的監測結果顯示,去年北京市共計監測游泳場所163戶,抽檢總體合格率僅為31.3%,游泳池水質主要問題是尿素和游離性余氯超標,合格率分別為64.6%和48.7%。現在首都持續高溫,各大游泳場所迎來新一輪的“火爆”,那么廣大市民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泳池水中尿素從哪里來?有什么影響?

泳池水中尿素從哪里來的呢?其實是由游泳的人帶到池水中去的。泳池水中尿素主要來自人體的汗液、分泌物和排泄物,而尿中的尿素含量最多。

有資料顯示,在游泳者中約每20~30人中就有1人在泳池內排尿,尤以兒童比例最高,游泳人數過多或有人排尿可導致池水中尿素超標。由于本市的經營性用水成本較高,經營方為降低成本不按規定補充新水,尿素濃度得不到稀釋而逐漸升高。在我國,游泳池水中的尿素是用來評價池水水質的一個特有指標,《游泳場所衛生標準》GB9667-1996規定尿素≤3.5 mg/L,可反映池水的新舊程度。

那么池水中尿素含量過高對游泳的人會有什么影響呢?尿素本身并不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健康危害,但當尿素含量過高時,尿素中的氨會與含氯消毒劑形成氯胺類物質,可以刺激游泳者的皮膚、黏膜,引起不適或誘發哮喘等。

泳池水中的游離性余氯是什么?有什么影響?

游離性余氯是泳池水經加氯消毒,接觸一段時間后有適量的氯留存于水中,用來保證持續的殺菌能力。在泳池水中游離性余氯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低就失去了殺菌能力,太高說明加氯過多又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毒性”。

泳池中水溫相宜,是傷寒、副傷寒、痢疾、肝炎、急性結膜炎、膿皰病等致病菌的適宜生長環境,必須要進行消毒。如果消毒措施不完善,游泳池便可能成為傳播疾病的場所。游泳場所常用氯制劑進行池水消毒,在水中產生次氯酸。次氯酸會擴散到細菌的表面,穿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部,在細菌內部由于氯原子的氧化作用破壞了細菌中的某種酶的系統,這樣最后導致細菌的死亡。

那么為了更好地“消毒”是不是氯制劑加得越多越好呢?當然不是,氯系化學藥劑都具有一定的毒性,水中的氯代有機化合物會刺激人的眼睛及皮膚,從而引發眼睛充血及皮疹,氯制劑會與水中的有機物反應生成多種氯代有機化合物,如三鹵甲烷等,這些物質均為公認的致癌致突變物,會通過呼吸道和皮膚被人體吸收。我國《游泳場所衛生標準》GB9667-1996明確規定,池水中游離性余氯應控制在0.3~0.5mg/L ,既能達到消毒效果,對人體也不會產生危害。

池水水質堪憂,去正規的場所游泳

我們一定要去正規的場所游泳。那什么樣才算正規呢?正規的游泳場所應取得有效衛生許可證,定期檢測水質并公示檢測結果,通過電子公示牌或文字公示牌,查看當天游泳池的水溫、余氯濃度、PH值等指標。設立“紅眼病”檢查崗,游泳場所入口處應有明顯“嚴禁肝炎、重癥沙眼、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中耳炎、腸道傳染病、精神病、性病等患者和酗酒者進入”的標志。設備實施完善,按要求設置更衣室、強制淋浴室、衛生間和機械通風等,室內通風良好。游泳人數不能過多,人數太多容易增加池水污染風險,應保證每人2.5平方米以上的水面。泳池循環水處理設備有效運行,定期換新水,保持池水清澈。消毒措施完善,有效預防疾病傳播。游泳場所經營單位應按照衛生標準和法規為顧客營造良好健康的游泳環境。

“拘小節”,共同保持“一池清水”

帶病是一定不能去游泳的,凡患有皮膚癬疹(包括腳癬)、重癥沙眼、急性結膜炎、化膿性中耳炎、腸道傳染病、發熱等病在未治愈之前不能參加游泳,以免這些疾病通過池水傳染給其他健康的人。注意個人衛生,每次進游泳池前先把身體沖淋干凈,換上泳衣,戴上泳帽、泳鏡,再進入池內。不要在池中吐痰排尿,杜絕不文明、不講衛生的行為,泳池衛生,從我做起。

泳池水質衛生安全,北京疾控在行動

2015年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全市范圍內建立了公共場所健康危害因素主動監測系統,適時有效開展公共場所安全風險評估,及時發現場所內存在的衛生安全隱患,并向政府和相關部門公布,降低相關傳染病和突發事件的發生。其中游泳場所監測哨點已覆蓋全市16個區,整合全市疾控中心的力量在游泳高峰季節進行專項水質抽檢,及時向市民提示健康風險和健康宣傳教育。同時對游泳場所經營單位管理者也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培訓和健康教育,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術支持與指導,使其能做到疾病能發現、健康能宣傳、水質能檢測。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維護游泳池水的衛生安全。

文/邵開建(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衛生所)

健康小貼士

游泳后,常見疾病早預防

1. 咽結膜熱:是一種表現為急性濾泡性結膜炎,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和發熱的病毒性結膜炎,可借手、毛巾等為媒介,從眼結膜侵入人體而導致發病,在夏季經游泳可傳播。前期癥狀為全身乏力,體溫上升至38.3℃-40℃。自覺流淚、眼紅和咽痛。體征為眼部濾泡性結膜炎、一過性淺層點狀角膜炎及角膜上皮下渾濁,耳前淋巴結腫大。咽結膜熱病程10天左右,有自限性。如果孩子游泳后幾天出現發熱等情況,要注意咽結膜熱的可能。

預防措施:咽結膜熱發病期間勿去公共場所、游泳池等,以減少傳播機會。預防咽結膜熱應加強對游泳池的管理和監督,嚴格執行衛生消毒制度。

2. 性出血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其病原體可由多種病毒和細菌引起,最常見的傳播方式是病原體通過污染的手、毛巾、眼睛、臉盆、游泳池水等接觸眼部間接傳播。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異物感、眼痛、流淚、畏光,以及水樣分泌物增多,少數患者可能有全身發熱、乏力、咽痛及肌肉酸痛等癥狀。

預防措施:不共用毛巾、臉盆、手帕等物品;勤洗手,不揉眼睛;游泳時戴泳鏡,若游泳后感覺眼部不適,可點用利福平眼液或氯霉素眼液進行預防。

3.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是由細菌感染的中耳黏膜化膿性炎癥,常因游泳而發病。主要癥狀為耳痛、聽力減退及耳鳴,鼓膜穿透后出現流膿及畏寒、發熱、倦怠等全身癥狀。

預防措施:泳池水入耳后,可將頭向入水側傾斜,或輔以單腳跳動,使其自然流出,切忌用手或他物去摳。為防止池水進耳,最好是戴耳塞。游泳后一旦耳痛需及時就醫。

4.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體感染結合膜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結膜角膜炎。急性發作期時眼紅、眼痛、異物感、流淚及黏液膿性分泌物,伴耳前淋巴結腫大。

預防措施:避免接觸傳染,加強對游泳池的衛生管理,培養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經常洗手并保持清潔和不用手揉眼,用流動的水洗臉。急性期或嚴重的沙眼應用抗生素治療。

編輯:趙彥

關鍵詞:游泳 警惕池水中的尿素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