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圖國企民企·圖
利潤跌超三成 新世界百貨調整失利
全球百貨業不景氣,港資背景的新世界百貨業績亦未能免俗地出現連跌。新世界百貨昨日公布的2015/2016年全年業績顯示,在截至今年6月底的財政年度內,集團收入、凈利均出現下跌。新世界百貨表示,多省市的門店均在調整中,集團計劃在四川省宜賓市及重慶市銅梁區開設管理店。對此,業內人士認為,時尚百貨競爭愈發激烈,新世界百貨目前正進行的升級治標不治本,相比于加入兒童、美妝等業態吸引消費者,新世界更應重拾百貨法寶。
利潤跌超三成
如果前幾年新世界百貨的經營表現可以用平淡來形容,那么近幾年,收入、凈利潤的連續下跌則讓人擔憂。
數據顯示,本財政年度內,集團實現收益36.6億港元,同比下滑9.2%;實現銷售總額130.77億港元,同比下跌14.3%;凈利潤4539.80萬港元,同比減少34.9%,而在去年同期,新世界百貨的利潤為6970萬港元。
2012年以來,雖然占比一直在下降,但新世界百貨的銷售傭金仍是收入大頭,占比超50%。本年度,銷售傭金占收益的54%,自營貨品銷售和租金收入分別占收益的27.4%和17.5%,管理及顧問費則占收益的1.1%。公告稱,公司傭金收入率自上年度的18.1%下降至本年度的17.6%,下滑主要由于傭金率較低的黃金及珠寶以及運動服裝銷售比例增加。
北方區仍為新世界百貨“最賺錢”區域。本年度,新世界百貨共有39家百貨店及兩家購物中心,分布于北方、東南和中西三個營運區域,覆蓋全國21個主要城市,其中37家為自有店,4家為管理店。北方區在本年度為新世界百貨帶來最大收入,占收益的51.1%,其次為東南區和中西區,分別占收益的31.1%及17.8%。新世界百貨表示,未來,集團計劃分別于四川省宜賓市及重慶市銅梁區開設管理店。
多業態調整
新世界百貨曾因“60小時不打烊”等活動被視為內地百貨營銷風向標,但近幾年,百貨業市場不斷遭到蠶食,新世界謀變、轉型的速度卻顯得有些滯后。
業內人士認為,在電商和購物中心這兩座大山下,百貨必須尋找出路。但傳統百貨多年疏于對消費者的購買感受重視,在從經營商品到研究消費者的這條路上走得并不順暢,很多都還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
看好于“兒童經濟”、“口紅效應”和運動健身的興起,新世界百貨本年度對不同店面的以上業態進行調整。北京新世界千姿百貨把兒童樓層遷至客流較高的二層,引進更多高端童裝品牌;武漢新世界百貨徐東店則把運動業態遷至較寬敞的一層,引入戶外運動和攀登用品專門店,打造戶外形象區。除了擴充經營面積外,品牌也成為新世界百貨的發力重點。針對女性客群,成都新世界百貨引進了多個歐美化妝品牌,借助品牌號召力吸引更多顧客到店消費。
在南京等東南營運區域的新世界百貨正在向迷你Mall轉變。多種業態混合布局的經營模式,意在融合購物中心與百貨的血統,并強化體驗。業內人士分析,新世界百貨小規模試水迷你Mall式經營,實為減小轉型帶來的風險,無論從經營整體風格還是轉型速度都偏保守。
重拾百貨法寶
對于新世界百貨業績的連跌,中國購物中心產業資訊中心主任郭增利表示在意料之中。此外,擴充業態、加大體驗并不是扭轉百貨頹勢的法寶,新世界百貨等眾多百貨對轉型的理解出現偏差。
“新世界百貨業績的下滑與經濟增長放緩、零售市場低迷有直接關系。新世界百貨所屬的時尚類百貨受到影響比較明顯,相比于時尚類百貨,家庭類百貨所受沖擊較小。”郭增利認為,內地市場的各大百貨不約而同發力時尚類百貨,商圈的競爭對手激增,時尚類百貨的競爭環境遠比家庭類百貨嚴峻。同業競爭已對各大百貨造成極大影響。
消費行為變化后,消費者對購物中心的青睞度增加,對百貨的關注度下降,此時,內部的同業競爭和外部來自購物中心的擠壓對時尚百貨沖擊很大。結合目前的形勢,增加兒童業態和美妝業態只是百貨進行的局部優化,但局部優化很難改善如今百貨的被動局面。對百貨行業來講,要進行創新難度很大。目前不少百貨發力自營、買手制,但從服務大眾變為服務小眾,買手制將加大經營難度和成本,很難改善現狀。
實際上,加入具有體驗感及能帶來高客流的餐飲、兒童等業態成為眾多實體店的選擇。在北京市百貨大樓總經理陶曉綱看來,這其實是自欺欺人的行為,利用其他業態帶動說明百貨對自身價值的不認可。如果核心競爭力都不能有聚客能力,一味在非核心經營板塊發力始終難以力挽狂瀾。在郭增利看來,百貨應針對消費者需求回歸吃、穿、用、玩這四大法寶。“目前國內百貨獨有食品占比極低,家庭類用品被剝離,百貨應重拾,讓品類結構更豐富,對消費者消費行為的變化也有迎合。”此外,對于“玩”,郭增利表示,“玩的部分不應作為吸客手段,而是應作為服務功能,這樣將能克服百貨面積上的局限,顧客也能享受到類似購物中心的待遇。”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新世界百貨 60小時不打烊 百貨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