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低價游陷阱最終影響了誰
“人”的因素
如果說企業有企業的“騎虎難下”,那么導游等從業者則也面臨困境和問題。
“很多旅游從業者素質的確有些問題,但是這與行業本身的薪酬制度有關,很多導游考出導游證后,必須與旅行社掛鉤才可以從業,可他們其實并不是旅行社的全職工作人員,而是兼職性質,這種兼職導游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也正因為這樣的性質,因此這類導游大多沒有底薪,只能靠帶團來賺錢,正常情況下,應該是依靠團費,可是由于低價游,導致團費非常低廉,根本無法負擔司機和導游的出行成本,于是導游只好依靠強制購物或增加自費景點來維持收益。”曾在多家旅行社服務過的張俊如是說。
張俊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假設一個長三角周邊二日游產品,用車費、過路費、油費等需要2000元,導游和司機的人工成本需要1000元,餐費補貼和住宿補貼需要800元,再加上酒店、景區門票等可能人均費用應該在1000元左右。然而為爭奪客源所引發的低價戰,往往會給游客報價僅500元左右,其他的費用或由在線旅游商補貼,或由導游自己掏錢“買團”——導游要接團,就自己先掏錢買下旅游團,相當于抓住客源,然后再使用“羊毛出在羊身上”的策略,以強制購物將此前的補貼成本從游客身上賺回來,于是就會出現本文開頭的一幕。
導游與購物店聯手的方式方法層出不窮。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實地和輾轉采訪了解到,購物分成有幾種模式,部分導游采取的是直接將客人拉到購物店進行消費,然后根據客人消費情況來分成。另外有一種“劇情式表演型”購物,記者曾在現場看到,導游將客人帶到商店的一間會議室,接著會出現一個自稱“老板”的人,告訴大家自己剛生了雙胞胎兒子,然后開始動之以情,與游客拉家常,接著引出玉石的話題,以看似自然的方式讓大家購買,其間還會有“秘書”出現,讓“老板”出去接電話,以體現業務很繁忙。實際上,該商店內有很多裝修一模一樣的會議室,以及穿著打扮都一樣的“老板”和“秘書”,他們都有劇本,所有勸說游客購物的臺詞都一樣。最后一關則是在演完“小劇場戲碼”后,將客人帶到玉石購買處,總會有些許客人進行購買。
至于利益分成,則會根據商品品類的不同來劃分,如果是客單價比較低的食品類商店,則按照“人頭費”計算,即無論客人消費額度是多少,只按照進店客人的數量來返利給導游,比如一個客人5元,如果一個團隊40人則返給導游200元。假如是客單價比較高的商品,比如玉石,則按照游客發生的實際消費額度來抽成,假設一個40人的團隊一共購買了2000元,則按照一定比例類似10%~20%即200~400元來返利給導游。當然,司機也需從中分一杯羹。
所以,有時候會看到當游客消費力不足甚至不愿意購物時,導游會謾罵、司機會罷工等,因為對于這些業者而言,貼錢的低價團若缺乏購物返利,他們不僅相當于白干活,甚至還是虧本生意。
編輯:梁霄
關鍵詞:導游 價格 旅游業 OTA 低價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