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收藏初衷與藏品文化品格
何為收藏?一位評論家的話耐人尋味:“因為人性中有基本的占有欲,因為從古至今世界上有很多物品表現出難以抵擋的誘惑力,所好為所有……因為占有,就有了把玩?!比绻f“占有”是收藏行為,那么“把玩”則體現出收藏者的價值取向與目的所系。否則,失去了文化的感知,也就得不到精神層面上的愉悅,甚至會陷入盲目收藏所導致的種種困境中。
有關藏品的文化品格,其內核一定離不開“溯源、考證、助學、增智、添趣、怡情”等因素,這幾個因素總是各有側重并交替、疊加出現,從而讓收藏者癡迷其間。
藏品是歷史留給今人的重要解碼器,關乎歷史、人文、審美等豐厚的信息。由藏品入手,依據相關資料,就可以追溯與藏品相關的歷史細節,并最大限度地還原歷史真相。比如,當南宋沉船“南海一號”打撈上來后,伴隨著大量瓷器的呈現,一個疑問便升騰而出:南宋偏于一隅,面對王朝末日的蒼涼,為何還能生產如此多的精美瓷器并進行出口?想來,或許一方面有酷愛藝術的帝王宋徽宗打下的底子,另一方面“‘穩定至上’是朝廷政治的核心目標”,統治中心的南移,促進了南方商業都市的發展和海外貿易的發展。進一步思考這些特殊的歷史背景,欣賞宋代瓷器不就融進了一番特別的感悟?
如果說,溯源更多是一種由果溯因的行為;那么,考證更多是為了從果出發,對一段空白的歷史進行填補。許多收藏,其實就是在做這種填補工作。前不久,“曹操宗族墓群文字磚拓片展”在西安碑林博物館展出。這些文字磚、畫像磚是上世紀70年代在亳州市曹操宗族墓群中出土的珍貴文物的一部分,當時刻寫有文字的墓磚就出土了600多塊。這些文字是造磚工匠在磚坯未干之前,用細棒刻寫而成,行、草、隸、篆俱全,不僅對當時的政治和社會生活的研究有重要價值,也對研究古代書體的演變具有重要的意義。
作為知識傳承的載體,書籍的功能在互聯網出現之前是無可替代的。中國自古便有藏書的文化傳統,書稿、手稿自然更是珍稀之物。據史學家、教育家陳垣先生當年的學生李瑚在課堂筆記中記述,課上陳垣常講述自己購藏清代名家手稿的經歷,有全祖望《困學紀聞箋》手稿、王念孫《廣雅疏證》手稿等,旨在“取前人手稿從新作一次,等于從其學也”。陳垣后來能夠成為大學者,跟其收藏名家手稿而“轉益多師”怎能沒有關聯?自然,他收藏的名家手稿,對于后來者的學習與研究,其價值自然也是無可估量的。
無疑,收藏也開拓了一個讓我們認識智慧、提升智慧的平臺。如一些收藏明清時期山西晉商票號匯票的藏家,總會探究這樣一個問題:票號的防偽為何在使用的幾百年間從未被破解?原來,古人創造了一套用漢字代替數字的保密辦法——當有人辦理業務時,晉商會在匯票下面寫上一行別人看不懂的字,其實是匯票對應的日期和數目等,它們與匯票的水印、印章、筆跡等層層構筑起“防偽墻”。而真假的辨認,只有懂得密碼的人才清楚。這套密碼系統,與晉商崇尚“以義制利”的誠信系統相呼應,體現著山西晉商的智慧。這不也在給今人的智慧之根培土嗎?
收藏的過程,理應成為增趣添味的過程。正是因為收藏有趣有味,才引導收藏者樂此不疲。收藏的趣味常從好奇心與求知欲的滿足中來。加拿大曾舉辦“紫垣擷珍——故宮博物院藏明清宮廷生活文物”大展,其中出現了慈禧“大雅齋”瓷器的小樣。很少有人知道,慈禧專門為自己設計、燒制的“大雅齋”瓷器,宮里的畫師會先畫出小樣,慈禧中意的,造辦處會在小樣上貼幾個黃條,上面寫著按照此樣、何等尺寸、燒制數量之類的話,相當于給景德鎮下了訂單。這一展覽的設計安排,“對了解清朝景德鎮官窯瓷器的燒制和慈禧對瓷器的喜好情況有相當的助益”。同樣道理,收藏若能圍繞一個主題來展開、一個系列來組織,則必能極大地滿足人們的求知欲。
收藏最是怡情養性,因為被收藏的東西往往是入得了藏家法眼的,也往往是藏家所鐘愛的,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有的藏家對藏品總是愛不釋手。藏品已然成為藏家業余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據金岳霖先生晚年回憶:上世紀30年代前后,我在清華教書,有一段時間總是到燕京大學去找黃子通先生。我們雖然都是教哲學的,然而談的不是哲學。他有些中國山水畫,他自己最得意的是董其昌的,我最喜歡的是謝時臣的,有機會就要去看看它。因此,我同黃先生也成了朋友。是啊,無論獨自一人還是朋友一起,因一件心儀的藏品而邊品茗邊欣賞,那種獨樂抑或眾樂,誠非旁人所能體味。
當下,收藏熱度高漲。收藏者若能堅持收藏的初衷,必有利于引導收藏回歸理性,廓清收藏市場存在的眾多亂象,從而在提升收藏隊伍整體素質的同時,促進收藏事業的健康發展。
編輯:陳佳
關鍵詞:收藏初衷與藏品 文化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