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非遺:“活”出各自精彩
靠政府,活化傳承不變味
在非遺墟市上,不同于臘腸、魚丸等傳統美食的熱賣,傳統手工藝品諸如醒獅頭、麒麟、千角燈等非遺項目攤位前卻是看的人多、買的人少。這反映了許多非遺項目面臨的現實——由于長久缺位現代生活,失去了市場,它們很難走大規模產業化之路。
這部分非遺的“活態傳承”顯然不宜推給市場了事,而需政府另辟蹊徑,為其尋找適宜的傳承載體和舞臺。
筆者在非遺墟市上發現,一項廣東省級非遺茶山公仔不同于別的手工藝項目,既賺錢又賺吆喝。有什么訣竅呢?傳承人林暖欽說,其實茶山公仔也走過彎路。起源于茶山鎮的泥公仔,樸拙的外形下藏著神秘的文化密碼。600多年來,當地村民但凡生了男孩,都會在祠堂舉行隆重的“開燈儀式”,而公仔是必備的添喜之物。今天這一習俗已然小眾化。去年林暖欽頭一次帶公仔來墟市時,展銷效果并不好。在東莞市非遺中心的建議下,林暖欽留下了一部分半成品,現場親手教顧客上色,這樣一個小改變,令茶山公仔大受歡迎。
正是得益于政府在傳承與保護中的許多巧思,茶山公仔如今在珠三角已是遠近聞名,無失傳之虞。比如,茶山鎮政府通過文化旅游,竭盡所能為茶山公仔搭建原生態的展示舞臺。茶山有著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村落,鎮里便在每年元宵節延續開燈儀式的民俗,讓茶山公仔唱主角;茶山有著省級非遺“茶園游會”活動,鎮里便將這一盛大民俗活動與廣東省非遺美食節合辦,請來珠三角各類非遺同臺競技。從茶山公仔到中山醉龍、普寧英歌,再加上誘人的非遺美食,去年吸引了逾50萬游客。茶山鎮還與第三方機構合作,組織各地學生學習制作茶山公仔,把非遺傳承發展的接力棒交給下一代。
今天,很多專家擔心產業化這柄“雙刃劍”會傷及原本脆弱的文化遺產,使其失真變味兒,淪為毫無個性甚至粗制濫造的商品。就如馮驥才屢次批評的,很多古村落在旅游開發后,只剩下熱賣的旅游商品,民俗文化卻消失殆盡。茶山公仔帶來的啟示是,只要地方政府肯動腦筋,既幫忙搭臺叫賣,又擔起監督保護的職責,非遺技藝連同其附著的文化密碼就有望原汁原味地傳承下去。
巧創新,打撈“滄海遺珠”
還有一些非遺,歷經滄海桑田的變遷退出歷史舞臺,成了“滄海遺珠”。要想打撈起這些“沉珠”,令它們在現代社會復活,非有專業人士和專業機構的創新創意不可。
莞草編織技藝的盛極而衰似乎是轉眼間的事。東莞草織品流傳2000多年,在近代暢銷東南亞乃至歐美。改革開放前,出口量僅次于蠶絲,成為地方經濟支柱和對外貿易的閃亮名片。
而今,這項技藝卻落到“無草無人”的境地。適宜莞草生長的咸淡水交界地已是寸土寸金,草田消失殆盡。草織品在生活中的地位也被塑料品取代。非遺墟市上的傳承人葉小玲,20多年前和同村很多婦女在草織廠工作,她坦言已沒人愿意干這個了?!澳眠@個莞草提籃來說,手工編織要花13小時,賣200多元,但類似的塑料提籃在菜場上20塊錢隨便買。沒了市場,編出來只能做展示了?!?/p>
幸而廣州美術學院的師生發掘了這項“寶貝”。他們組建了“莞草再生設計研究”團隊,重拾這一古老技藝,并結合其他材料進行工藝創新和設計。非遺墟市上,原本充滿世俗煙火氣的莞草在他們手中蛻變成了高雅別致的燈具、屏風等創意家居品,其中一架《扇意》屏風,用少量的莞草材料織出了立體中國水墨山水的意境,使手工技藝的價值再次得到彰顯。
專家指出,大量存在于民間的文化遺產,受到工業文明、外來文化、商業浪潮輪番地沖擊和侵蝕,瓦解、失散、消亡的速度非常驚人。如曾經輝煌一時的北京花絲鑲嵌廠破產后,數百名從事花絲鑲嵌制作的藝人四散流失,獨特的技藝在歷史煙塵中支離破碎。又如美輪美奐的牙雕技藝,由于國際上嚴格禁止象牙貿易,面臨無原料可用和輿論壓力的巨大危機,不久前還被廣州市列為瀕危非遺項目。
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如果已經失去了傳承下去的土壤,是否可以借助創新、創意的力量,使其換一種方式“復活”、重回人們的視野呢?筆者了解到,這方面已有許多卓有成效的探索。
東莞廣州美院文化創意研究院院長黃樹忠透露,該院與地方合作共建了非遺研究基地,通過培養學徒、市民體驗和衍生品制作等方式對非遺進行活化。比如,該院即將推出可移動的非遺數字博物館,讓龍舟文化等非遺走進校園、展館和景區,同時進行創意研發,開發出貼近當代生活的衍生品。目前,廣州美院創意團隊以“麒麟舞”等非遺文化題材創作了藏書票、利是封等,不失文化傳承又饒有新意,一面世就廣受歡迎。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非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