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群眾為何對領導信箱“難說好”
時下,不少地區和部門都在政務門戶網站上設立了領導信箱,目的是給百姓提供咨詢和投訴渠道,及時傾聽群眾呼聲、回應群眾關切。但從實際效果來看,領導信箱作用的發揮并不理想,群眾反映的很多問題不能得到及時關注、有效解決。(7月6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不可否認,設置領導信箱的初衷是好的,可以進一步拉近領導干部同群眾的現實距離,實現網絡上的“面對面”。只要領導信箱用得好、用得實、用得到位,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管理層級就能相應減少,對各種“混日子”“慢作為”“中梗阻”問題的及時整治、有效克服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盡管目標明確、意義非凡,但領導信箱的功能究竟能發揮多少,只能打個問號。筆者觀察發現,領導信箱幾乎很難由領導干部自行操作,既有領導干部工作繁忙,無暇顧及的緣由,也有領導干部信息技術缺乏,無發自如操控的原因。一旦多了中間環節,這與正常的行政服務的辦事過程無異,自然也就失去了領導信箱應有的價值。
時下,改革到了關鍵階段,各類矛盾也處于疊加期,領導信箱的功能也會大打折扣,緣何如此?但凡發信箱,必有所求,那么群眾所求是否合理,并不得而知。遇到真難題,領導干部固然可以及時對接、全力解決,給群眾提供應有的服務,拉近與群眾的距離。但若是遇到有心為難,領導干部又容易陷入“兩難”選擇:幫之,不妥,壞了規矩,有違原則;不幫,亦不妥,顯得缺乏擔當,有違初心。
與此同時,網絡空間的虛擬性,也給各種來信披上了一層“神秘面紗”,問題是否真實,反映問題是否夾雜了個人私心,這也讓領導信箱的回應面臨了更大的難題。到頭來,還是需要通過實地走訪、調查、取證等環節來彌補缺陷。
如何能讓群眾對領導信箱“說好”?首要一點,就是要明確領導信箱的功用,做好群眾引導性工作,向外界說清楚,什么可以發信箱、什么不宜發信箱,從內容上就把收信回信的“框框”設置好。其次,要強化操作制度的建設,明確專人操作領導信箱,并實現與領導干部的“一對一”交接,運用好“首問負責”的要求,及時做好信件的轉接落實,并由領導干部統一過問工作進展,避免工作人員與群眾溝通不暢而導致的新問題。再次,要加強對領導信箱使用情況的排查,圍繞提質增效的基本要求,全面了解各地區、各部門領導信箱的開設、使用情況,對于長期“無人問津”,也沒開設必要的信箱,能關停的關停、能合并的合并,切不可讓“僵尸信箱”影響政府機關的公信力。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信箱 領導 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