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中青網評:實習異化把大學生和包身工劃上等號
(正在接受培訓的房間,不足150平米擠滿300人。實習學生供圖)
一場異化的實習,一場高校與企業的利益合謀。
7月18日,有沈陽城市建設學院大二學生反映,學校強制要求暑期到山東煙臺富士康實習,輔導員通知,如果不實習或將影響畢業。微博上的相關話題#不實習不準畢業#閱讀超過500萬、討論超7000條,一度躥到熱搜榜。20日晚,沈陽城市建設大學發布情況聲明,稱對此次實習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造成的不良社會影響深表歉意,同時將立即停止學生在煙臺富士康的暑期實習,并將學生全部撤回安排放暑假。另據遼寧省教育廳情況聲明顯示,省教育廳將對該校實習活動開展專項調查,并組成專門工作組赴煙臺指導學校組織學生返程。
盡管學校和教育部門在這起學生“集體被強迫實習”事件發生后及時應對處理,但真相在生活,公道在人心。700名實習生被母校趕至流水線上,盡管官版真相仍有待細節化厘清,但,在這個互聯網+年代,徹查這么一起舉國關注的公共事件,估計也只是個時間問題。三餐不飽、節奏紊亂、涉嫌脅迫……所謂的暑期實習,像極了廉價勞動力的變現之路。不過,在勞動監察與紀檢監督利劍高懸的當下,這種節令性丑劇仍難以禁絕、甚至換個校名就能翻版上演,包天的膽子究竟誰給的呢?
先來說說叫人絕望的學校吧。所謂母校,慈母定位。何況奔向“雙一流”路上的高校,墻上書上的那些校規校訓,說起來都是“輕盈數行字、濃抹一生人”。然而,利益當前、收益當前,高校卻成了最早扮演背信棄義的掮客角色。沒有在社會實踐中對學生身心的照顧,卻在異化的實習中將大學生和包身工劃上等號。如此赤裸裸的市儈套路,有何面目教導學生“學高身正”呢?
當然,法治中國語境下,法理邏輯比道德煽情更有力量。早在2016年,教育部等五部門就聯合印發了《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強調全過程管理,突出實習的教育教學屬性,對一些重點環節,如實習協議、實習報酬、禁止事項等作了強調和細化。于是問題就來了:第一,沈陽城市建設學院今年的做法,符合教育部的《管理規定》嗎?第二,“輔導員通知,如果不實習或將影響畢業”,誰給的這種霸王權力?第三,沈陽的地方學校,卻偏偏要跑到山東去實習,難道偌大的東北都找不到對口的專業實訓基地?
編輯:梁霄
關鍵詞:中青網評 大學生 包身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