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為不斷創造人民美好生活不懈奮斗
核心提示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個新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我們要不折不扣地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所強調的“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民生領域取得開創性成就
過去幾年間,世界經濟長期低迷,全球發展失衡,對很多家庭而言,擁有溫暖住房、充足食物、穩定工作還是一種奢望。隨著國際逆全球化勢力上揚,資本主義經濟不僅增長乏力,制度也產生越來越多難以消解的頑疾。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國內貧富差距不斷擴大。
網絡圖
相比之下,中國人民生活持續改善。黨的十八大以來,一大批惠民舉措落地實施,人民群眾在改革發展中的獲得感顯著增強。經過五年艱苦卓絕奮斗,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和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我國各項民生指標不斷攀升,全體人民福祉邁上了新臺階。
五年來,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速7.4%,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跑贏了經濟增長。低收入群體收入加快增長,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五年累計創造超過6500萬就業崗位,解決了2790多萬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脫貧攻堅戰取得新勝利,平均每年減貧人數在1300萬人以上。大力推進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2016年全國人均住宅面積為40.8平方米。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比重一直保持在4%以上。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形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覆蓋人口最多的社會保障體系。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重持續下降,全體人民健康水平普遍提高。民生領域取得一系列開創性成就,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落到實處。
增進民生福祉的新部署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做出新論斷,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曾經用“八個更”概括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群眾的需要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隨著我國持之以恒惠民生的實踐不斷走向深入,黨的十九大提出改善民生新的部署,更加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社會建設維度來看,我國民生福祉新部署已經超越了以“義務教育、公共衛生、社會保障、就業保障和住房保障”為內容的框架。具體來看,黨的十九大對增進民生福祉作出新部署,將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多個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
第一,幼有所育。這可以說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新,體現了為人民群眾提供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務,未來將進一步辦好學前教育。預計到2020年我國學前教育毛入學率提高至85%。
第二,學有所教。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建設教育強國,在我國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程度已經超過世界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條件下,加快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促進高中階段毛入學率持續提升,使絕大多數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促進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至2020年達到50%以上,進入基本普及階段。
第三,勞有所得。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提高勞動參與率,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提供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拓寬居民勞動收入和財產性收入渠道,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同時實現勞動報酬同步提高。
第四,病有所醫。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醫療保障制度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使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第五,老有所養。改革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盡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第六,住有所居。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
第七,弱有所扶。健全以扶老、助殘、愛幼、濟困為重點的社會福利制度。統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
第八,建設平安中國,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循序漸進創造美好生活
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就決定了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必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其一,清晰界定基本與非基本公共服務,逐漸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逐步完善非基本公共服務。針對公共服務所面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問題,要確定政府與市場的職責和作用。政府保基本,主要解決公共服務的不平衡問題,從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入手,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行基本公共服務項目清單。政府引導和發揮市場在促進非基本公共服務的作用,主要解決公共服務的不充分問題,開放各類服務市場,鼓勵市場主體進入非基本公共服務領域,滿足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公共服務需求,在開放市場中不斷完善市場監管,推動市場健康發展。采取措施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特別是與民生福祉相關的教育培訓產業、大健康產業、養老產業等。
其二,增進民生福祉,關鍵是守底線、補短板。守底線主要是解決雪中送炭的問題,通過完善轉移支付方式,強化基本公共服務的兜底和保基本功能;補短板,主要是強化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這“7個有所”方面的薄弱環節。如,脫貧攻堅任務依然艱巨;又如,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公共服務優質資源總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再如,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依舊難度大、問題多、壓力突出,人口老齡化有效應對亟待破解,幼有所育仍然不能得到普遍滿足等。需要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全民覆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
其三,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改善民生同時加快和促進高質量發展。經濟發展是民生改善的物質基礎,民生改善是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經濟發展水平決定了增進民生福祉的能力,必須根據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制定可實現的民生發展規劃目標,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逐步增進民生福祉。同時,民生福祉具有正外部效應,能夠有效釋放居民消費能力、拉動內需,需要積極發展民生服務業,充分調動市場和社會積極性,構建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民生服務業體系,促進實現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充分應用大數據、新技術,實現民生領域服務精準對象、精準服務,全面提高公共部門生產率,促進線上線下服務銜接,讓人民群眾享受高效便捷優質服務。
總之,群眾利益無小事。各級黨委、政府和干部要始終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牢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堅守“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的觀念,帶領全國人民一道為實現美好生活向往不懈奮斗。
(作者: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 胡鞍鋼 助理研究員 王洪川)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民生 服務 基本 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