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觀察 觀察
民宿從灰色地帶走到陽光下 火熱市場下現冷遇危機
順應民宿旅游業態發展,國家旅游局發布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于2017年10月1日正式實施,首次對民宿進行了定義。廣東、浙江、福建等地也以地方法規形式對民宿的發展進行引導、支持和規范。以往身份存疑的民宿開始一次次出現在國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規中,民宿業從“小火慢燉”到了“紅火爆炒”的時候了嗎?
陽光打在花木上,房子在風景里,慵懶的小院,貓狗在閑逛。青磚瓦屋、碎石小院,主客如友,隨意安處。印象中民宿仿佛就是這樣的。
國內民宿最早在一些古鎮興起,后來又成群落戶在山鄉、海濱,大城小鎮,如雨后春筍般,發展成一種完全不同于酒店,又有別于客棧的存在。
火熱市場下的冷遇危機
面朝大海,深圳大鵬灣畔的漁村較場尾短短幾年,從一個不知名的海邊漁村,成為“民宿小鎮”。
6年前來到較場尾的王海波是第一批民宿經營者。當時一些旅游愛好者因為原生態的“野山野海”停留在這里。之后短短五六年時間里,較場尾的民宿猛增到376家,分布在兩三公里長的海岸線上。
大鵬新區文體旅游局廖傳喜介紹,較場尾所在的大鵬半島現有民宿1182家、11447間客房、18048個床位,占了大鵬新區旅游住宿整體接待能力65%以上。
這些民宿以情懷開端,以文藝經營,盤活了原本與旅游無緣的原生態村落小鎮,帶動當地居民致富。社區旅游總收入從無到有,一舉邁過億元大關。原居民分紅從2009年底人均不到900元,增加到3000元左右。
但民宿爆紅,問題也隨之而來。
首先是市場過熱,導致營利前景不明朗。據計算,大鵬新區每萬旅游人口對應民宿0.65家,比鼓浪嶼0.37家、西湖景區0.21家均高得多。蜂擁的投資者和高頻轉讓,使得民居租金水漲船高,平均每戶月租1.4萬元左右,幾乎是國內最高。
其次是新加入的經營者水平參差不齊。過去“情懷+好故事+服務友好”的民宿經營模式遭到破壞,經營者不再以經營自己夢想的方式經營民宿,高投入下是對高回報的迫切期望,模仿、粗制濫造比比皆是。
相比之下,游客顯然更冷靜。王海波說,5年間民宿數量增加了10倍,住客卻沒有增加那么多,近兩年每年甚至下滑3%—5%。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民宿 經營 發展